编者按:寺庙经济活动的问题是寺庙问题,也是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区,寺庙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杨健吾,现任中国藏学中心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他认为寺庙经济活动的内容、形式、发展方向,对宗教职业者和信教群众的经济生活,对藏传佛教自身的兴衰,以至对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对寺庙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在社会上和宗教界内部都有人持否定态度。在社会上有人认为,寺庙毕竟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要从事经济活动,最多搞一点种花种菜、植树造林之类,不应使寺庙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经济实体。在宗教界内部则有人认为,僧人以过多精力、时间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势必影响正常的宗教生活。显然,这两种意见都失之偏颇。前一种意见的主要理由是担心寺庙重新出现剥削,这一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担心剥削的出现,决不能以禁止寺庙从事经济活动为前提,那样,就成了“因噎废食”。相反,应该对寺庙经济的税收,分配、扩大再生产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近几年由于多数寺庙刚恢复开放,有关方面在这方面的管理是相当宽松的,多抱一种扶持态度,一些寺庙也确有违章漏税、内部分配不合理等现象发生。要杜绝这类现象,主要应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以保证寺庙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各种正当的经济活动。后一种意见是一种保守、陈旧的观念的反映,需要我们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和宗教界内的进步人士的说服,使持这种观点的人明白,过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的出家人是旧的宗教制度的畸型产物,僧人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和经济活动,是减轻群众负担,服务社会的大好事,也是新时期宗教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相协调的重要表现。
对于现阶段藏传佛教寺庙经济的性质,笔者的看法是,这是一种以寺庙为单位进行活动的私营经济。它和民主改革前藏传佛教寺庙经济剥削的性质是迥然有别的。对社会而言,寺庙经济是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藏区,寺庙经商,从事运输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对职业宗教人员而言,从事经济活动是以寺养寺,减轻社会、群众的负担的积极措施,对于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生产、生活技能,都有重要的意义。对缺乏商品生产观念和知识的群众,寺庙经济活动对促进观念更新、传播商业活动知识,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寺庙经济搞活了,对国家、群众和寺庙自身,都是大有好处的至于寺庙经济现存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两方面。从寺庙经济的发展看,目前总的看来是速度缓慢,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多数寺庙经济活动的门路不多寺庙是藏族人才荟萃之地,但由于藏区商品经济的极不发达和藏传佛教寺庙培养人才的单一(寺庙培养的人才多长于佛学、历史、文学、医学、美术、历算等)懂商贾之道者极少,目前各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才颇感缺乏。当然,因为有一定文化知识,一些僧侣学习经商等传统商业,现代商业管理知识活动要比没有文化的藏族群众快,但也需要一过程。目前多数寺庙尚处于起步学习的阶段。
从寺庙经济的内部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管理混乱,多数寺庙还不善于做生意。两县寺庙经济发展的现状说明,寺庙经济是否活跃与本寺有无经商的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历史上,两县多数寺庙无经商的传统,现在学做生意,盈利很少甚至赔本是很正常的。究其原因,主要是:①信息不灵,不了解市场的需要,更无法预测市场需要发展的趋势;②管理不善,购货、销售、财务等方面制度均不健全;③计划不明确,不能根据本地需要发挥本寺所长把生产搞活,而是循规蹈矩,跟在别人的后面跑;④资金短缺,有时明知某种项目可以盈利,因为无法筹措足够的资金而放弃。
寺庙经济的发展使藏传佛教客观上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即:经济越发展,职业僧尼与社会的接触越广泛,商品经济的效益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协作观念等等,必然对佛教洁身自好,与世无争、重义轻利等观念以巨大的冲击经济活动的增多、对宗教活动的时间、形式、对象等也会有显著影响。这将使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的精神面貌逐渐发生变化,使藏传佛教的世俗化的倾向逐渐加强。这一点,目前在藏传佛教界内部已引起注意并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应当使所有关心这一问题的各方面人士了解,宗教活动的内容、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变化,是一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不应大惊小怪。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相协调,宗教自身就必须有适应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的新形式。寺庙积极开展各种经济活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单靠布施、化缘甚至剥削群众为生的传统,僧尼逐步成为自食其力者,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寺庙经济的发展只要遵循两条原则,就应给予扶持。这就是:1、对外不搞宗教特权,以普通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商品经济活动,严格遵章守法,照章纳税;2、对内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严禁任何直接的或变相的剥削。这两条,目前在两县(也是整个藏区)的寺庙经济活动中并未完全做到,而要使寺庙经济健康发展,这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因为寺庙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使藏传佛教自身发生某些变化,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处之泰然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每种社会观念必然受到那一时代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各种宗教也概莫能外。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对宗教的内容和形式将会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这是我们在预测藏传佛教未来变化的态势时应当有所估计的。
【头条】: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宗教视角下关注人类福祉和地球的命运
【两岸】:佛光山惠中寺举办“慈悲三昧水忏与业感缘起”佛学讲座
作者:杨健吾 编辑: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