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
2008年04月07日 08:55《法音》  【
相关标签

二千多年前,孔子站在奔腾不息的流水边,感叹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今天,站在这条“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的横幅下,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我们正站在21世纪的门口。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佛教都面临着希望和挑战,佛教将担负起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广泛地开展济世利人的慈善事业。

谁也不能否认,21世纪将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但这并非说到了21世纪,人人都可富足,家家都可平安。恰恰相反,在这发达的背后,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国与富国差距的扩大,穷人与富人差距的扩大。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今天仍有几十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可曾想过:当我们衣食无忧、安心办道的时候,有多少人流浪街头,无家可归;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的时候,有多少山村的孩子仅仅因为交不上十几元的学费,而将成为新世纪的文盲;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修持解脱之道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付不起医药费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我们平静的生活圈外,电视里、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天灾人祸的消息。在我们看不见、听不到的世界各地,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苦难中挣扎呻吟!

儒家讲: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佛经中也有这样一个小典故:有人丢失了一头牛,找了整整一天,当他路过一地时,正遇上佛陀讲法,就想来听法。但佛陀知道他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就叫弟子先带他去吃饭,然后再来听法。因为佛陀知道,饿着肚子的人是不易和他谈信仰的。

的确,对于一般人来说,当他饥寒交迫、疾病缠身时,他最想要的是吃饱、穿暖、治病,然后才是信仰需求。因此,佛教需要发展慈善事业,使人们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向上、向善。

而且,佛教的慈善事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慈善,更是精神上的慈善。受到帮助的人,一方面得到物质的援助,同时心灵也得到净化。从厦门市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收到的一封封感谢信中,我们就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受惠者邱惠琴在信中写到:在此,我及家人感恩至深,深表谢意。我愿用我的生命行菩萨慈悲济世之道,努力去帮助别人,以报答社会及慈善基金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受救助的集美轻工业学校学生戴嘉盛表示:毕业后,我定当用我所学贡献国家,尽我所能发扬你们慈悲济世的精神,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另一方面,我们救助别人的同时,也是提高自己道德、升华自己人格的过程。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对社会和他人有所奉献,何况一名以弘法利生为事业的佛教徒呢!

佛教的大小乘都提倡慈悲,尤其是大乘,更以慈悲济世为己任。所以,菩萨的六度之中,布施第一;发心之中,菩提心为最。《华严经·行愿品》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因此,通过发展慈善事业,解救众生的苦难,不但能使人民安乐、国家安定,而且能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佛教徒藉此才能真正实践和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

在我国古代,佛教慈善事业曾兴盛一时。如东晋的佛图澄、竺法旷、诃罗竭等大师就以医疗、施药救济民众。到了唐代,贫民救济事业尤为兴盛,并建立有养病坊和悲田院制度。禅宗的神会禅师就曾在滑台的大云寺举办过无遮大会。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作者: 果彻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