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
2010年08月25日 09:00《佛教文化》2001年第4-5期 】 【打印共有评论0

飞天,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情操相结合的艺术再现,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艺术形象。

传说在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东晋十六国时的前秦僧人乐樽云游到中国西部沙漠戈壁中的三危山,看到这里景色奇绝,便在此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窟,从此,飞天便在敦煌落了户。飞天在天空自由飞翔,或脚踩彩云徐徐降落;或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或手捧献花,直冲云霄;或弹起琵琶箜篌,横笛竖琴,联袂歌舞;或若歌若舞,互相追逐。她们如燕的身影,长长的舞带随风漫卷,恰似朵朵莲花在天地间飘起而升落。“天女散花,其美在行”,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李白的诗句:“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她们的飞扬奔放、潇洒轻盈的形态,不知陶醉了多少代人,常使人们赞叹不已,对后代绘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后世的艺术家只须撷取她们的几个动作,几分优美,便会让世人啧啧称奇。

敦煌莫高窟飞天(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飞天的形象起源于印度的古神话:专司娱乐和歌舞的神。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中国化了的仙人形象。飞天在中国五彩缤纷的佛国世界里属天龙八部之一,是佛的侍从;所谓天龙八部,是为佛护法的八类鬼神,又称“神龙八部”,“天”是代表“天众”,“龙”则代表“龙众”。这八部鬼神走近华夏文化,即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人物,如“天”列第一,共有二十层,每“天”皆有称谓,有帝释天、四天王、摩利支天等。简要地说,天龙八部即: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相。乾达婆与紧那罗,即飞天,乾达婆是一种以香为食的神,为乐神;紧那罗是歌神,男相者马头人身,女相者相貌极美,善舞。她们在天国里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飘曳着衣裙、飞舞着彩带、凌空飞动,出现在鼓乐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时刻。由于她们满身散发香气,又称香音神;至于飞天一词,是通俗的简称。

现代人们也许会认为,飞天中的人物都是年轻美丽的仙女。其实,飞天中的人物,男女都有,这和飞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有关。敦煌莫高窟,从东晋十六国开始创建,至元末停建,492个洞窟中就有270多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5400余身。飞天形象,在壁画上飞舞,飞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历史。新疆石窟的飞天,有的并肩飞舞,有的为男性。而进入敦煌石窟之后,早期除有部分飞和尚外,大都为女性。敦煌北魏时期的飞天,大都瘦骨清相,势如翔云飞鹤,这与当时时代风尚和审美情趣有关。隋代飞天最多,而且流传较广,不仅石窟、寺院使用飞天,而且帝王寝宫也使用飞天;隋代飞天变化多,造型不一,有清瘦型,有丰腴型,人体比例适度,腰肢柔软,活泼可爱,正在探索形成一个新风格。

唐代的飞天,进入成熟时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国家强盛,社会繁荣,飞天的艺术形象也登峰造极,她们面型丰满圆润,体态婀娜多姿、奔腾自如,精神自由轻松、奋发向上,其姿态生动,造型优美,不仅给人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直观形象,又仿佛传来一种无限美感的妙音天乐。这种形象,寓蕴和体现了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爱与自由的理想,可谓飞扬奔放、绰约多姿而魅力无穷了。

飞天,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如今,它无处不在,书籍、工艺美术作品、雕刻、剪纸、商品包装、电视广告等,都有它的芳姿。飞天与龙、凤、石狮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也是世界文明遗产中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

相关连接:

佛陀护法:图说天龙八部(上)

佛陀护法:图说天龙八部(中)

佛陀护法:图说天龙八部(下)

【头条】: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 网上征集礼赞名单

【观点】:文珠法师:八正道是青年步入人生正轨的良方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盂兰盆节 目犍连尊者 孝亲报恩 救拔母亲

【影音】:明焋法师讲金刚经第一讲

【图片】:菩萨的化身:图解密集金刚

【朝圣】我国位置最西的石窟——三仙洞

【众生】:沈从文:劝人读佛经

【一日禅】:美好人生 从心做起

【素食】:葡萄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 吃完不要马上喝水

【禅茶一味】:东坡茶 禅心以一贯之

【心灵物语】:沉浸在舒适的泥沼中

【慈善】:山西五台山佛教界人士为舟曲灾区捐助善款

【佛艺】:飞天: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

【佛教常识】:什么叫做菩萨行?

【法讯】:首届海峡两岸禅文化体验营在金门隆重开营

【书店】:身处凡尘俗世 聆听怀瑾妙语

【读书连载】:修心:找到适合自己的轨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望舒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