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三)
2010年06月21日 09:27《佛教文化》2009年第1期 】 【打印共有评论0

显通寺大雄宝殿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六架梁对后单步梁,通檐用三柱;抱厦梁架结构为三架梁通檐用二柱,单檐歇山顶。后置倒座式勾连搭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重檐硬山卷棚顶。大雄宝殿、抱厦及勾连搭屋顶均采用筒板瓦覆盖.正脊素灰筒瓦砌筑,正中设圆形塔式脊刹,两端置箭把式大吻。大雄宝殿为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大雄宝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面阔明七间暗三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环廊,转角处向内收缩,前檐雀替雕刻龙凤图案,形制壮丽,雕工极细。

五台山显通寺大雄宝殿(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菩萨顶坐落在台怀镇灵鹫峰上。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几经重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大喇嘛居菩萨顶,寺院遂成皇庙。寺居山头,地势较高,门前筑石阶一百零八级,逐级而上。山门前建有牌楼,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居高,并列三院,以中院为主体,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文殊殿,均为清代所建,是五台山清代佛寺建筑的典型实例。由于是皇家道场,寺内建筑的建造手法、规格、色彩以及雕刻装饰等多参照皇家建筑进行营造,故而呈现金碧辉煌的气势。文殊殿面阔三间18.8米,进深14米,单檐四阿顶,顶为黄琉璃瓦覆盖。四出廊,四周围以石栏杆。梁、枋、斗栱施以彩绘,格扇上有雕刻图案,大殿绚丽多彩,体现了清代华丽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八间,七架梁对前后单步梁,通檐用四柱。周匝回廊,单檐歇山顶。前置重檐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后檐柱与大殿前檐柱共用,下层为半庑殿式,上层为卷棚歇山顶。因前置重檐抱厦,使平面呈倒“凸”字形。大殿柱网布设规整,廊柱设仰莲柱础。廊步设柱头科、角科和平身科,形式相同,均为双昂重栱造。殿顶黄琉璃筒板瓦覆盖,正脊为黄琉璃脊筒,中央置琉璃脊刹,两端设琉璃鸱吻。

五台山菩萨顶真容院文殊殿(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从五台山现存明、清两代木构建筑的实例来看,与前代建筑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柱子布局规整,柱子侧角减小,生起不再有。金代采用的减柱造、大内额和斜梁等做法已不再运用。梁架结构简洁、规范,这一时期的许多建筑在结构上有诸多的一致性,表明在建筑技术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制度,并被广泛采用。室内多采用明栿做法,且加工精致。枋用垫板填充,称为檩、垫、枋三件。结点处理以蜀柱代替驼峰。所建殿宇出檐较浅,屋顶举折增高,斗栱比例缩小。梁枋多用“旋子彩画”,脊饰、鸱吻雕刻精细,遂使建筑呈现华丽精致的风格。(未完待续)

相关连接:

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一)

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二)

【头条】:“中国印度节”中印武术家少林寺同台表演

【观点】:普正法师:当代社会如何看待舍利的价值?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慈力国王 自己的鲜血满夜叉愿 得阿罗汉果位

【影音】:佛顶骨舍利纪实全集

【图片】:从青海到西藏:思念那山、那水、那人

【朝圣】:灵隐寺:云烟万状 仙灵所隐

【众生】: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

【一日禅】:拥有善良的品质通向成功的道路

【素食】食话食说 推荐端午节美味素食的具体做法

【禅茶一味】:端一杯清茶品云

【心灵物语】:收取在风中散落的荞麦

【慈善】:贝因美集团向108罗汉娃捐赠10万元奶粉

【佛艺】: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三)

【佛教常识】: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点“点” ?

【法讯】:江西佛学院发布2010年招生简章

【书店】: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映莹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