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青莲镇的陇西院是李白的故居所在,踏上泛着青绿色苔痕的石阶,一路走进竹木繁茂的庭院,幽深静谧扑面而来,浮躁恍惚中就随着弥漫着草香的空气慢慢沉静下来。陇西院曾经在明末被战火波及,几乎焚毁殆尽,清代在原址依旧居重建。陇西院背后的天宝山还有一片占地300余亩的太白碑林,现当代书法名家在这里书写了诗人李白的不朽名句。江油市北有一座被称为四川第五座名山的窦圌山,属丹霞地貌,在一片平原中几座奇峰拔地而起。因其山体外貌形似圌(上小下大的粮仓),早先被叫做圌山,唐代时,彰明县主薄窦子明曾在此修道,羽化成仙,从此便被当地百姓冠以窦姓,圌山变被叫成了窦圌山。站在最高峰玉皇山的山顶,当时还在匡山读书的李白写下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这两句诗,十个字便让窦圌山奇峰掩秀的无双胜景跃然而出。
西羌酒暖
从成都经绵阳至九寨的九环东线上,有一片绵延数百里,险峻深幽的山区,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就生活在这里,这就是西羌九黄山。羌族自称“尔玛”或“日玛”,羌族的“羌”字,在汉文献中解释为牧羊人,故字型从羊从人,羌人就是从事畜牧并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
九黄山间有一条树木簇拥的古老道路,羌语称为“尔玛古道”,3000多年前,羌人南迁便是沿尔玛古道来到岷江、涪江上游一带定居,所以也被称为羌族人的生命通道。如今,这条用石板铺成的古道是原尔玛古道的一段,沿途山体的浮雕墙,真实地再现了羌族历史变迁。
羌族人心灵手巧,擅长建筑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工程。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是羌寨主要的防御工事,分布在险关要隘,碉楼全身用泥石砌成,主要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下大上小,如削去尖的金字塔。羌族人修建碉楼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所以它也被称为“建筑的活化石”。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在河道、山谷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然后栓上胳膊般粗细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再设置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九黄山上的“情人桥”便是依此建造。羌族人喜欢用自酿的“咂酒”来招待客人,这是一种以麦子为主料加以药材和蜂蜜酿制的甜酒,当地的女人和小孩都能当作饮料喝。羌族男女常常是唱着酒歌,手捧美酒,跳着传统的锅庄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暖暖的咂酒,热情的微笑,体验羌族风情就在一片欢快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