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佛牙宝函横空出世
2008年10月12日 10:10凤凰网华人佛教  【

近五十年来,宋代舍利塔基的考古发现足有十余处,舍利宝函除头层石函外,内里多为各种材料的函盒、瓶子或佛塔、佛像等,内含金银棺椁的很是少见。总括起来无非以下几种:一是用幢安放舍利,如1956年发现的金华万佛塔地宫中的六角形经幢,幢身刻法舍利;二是用函、盒盛放舍利,函盒的材料丰富多彩,有银器、漆器等;三是以塔和瓶盛放舍利,如浙江瑞安慧光塔基下地宫中的描金堆漆舍利函内置盛舍利的银塔、银瓶、刻花琉璃瓶。银塔,四面七层,须弥底坐座。第一层四周有勾栏,其他六层四面都有佛像。塔刹用链条与顶替层四角相连。每层四角系铃。银瓶,刻纹,錾字。(见戴俊英《中国古代的舍利的瘗埋制度》)四是函内的塔、瓶、棺皆安放舍利。

和宋同时期的辽夏金的舍利瘗埋制度也大体相似。总之,到辽宋夏金时期,瘗埋舍利的宫室形制已经渐趋简陋,除舍利地宫外,还出现了舍利天宫等。但是安置舍利的方式已经很少用金银棺椁,供养品也开始多样化,但是从今人的眼光看,其文物价值远非唐代可比。

正因为如此,兖州兴隆寺的鎏金银棺和舍利金瓶才弥足珍贵。宋代被今人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治世的黄金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但终两宋300余年,宋代艺术传世至今者大约是瓷器、书画等。而宋朝绝少墓葬、宗教和壁画、雕刻等方面的艺术,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代黄陵不事奢华,加之“靖康之乱”将北宋诸皇陵湮灭于当时之故。南宋诸皇帝南迁临安,也承祖宗遗训,加之江南水濡之地,不宜建造奢华陵墓,因此从两宋帝陵发现壁画石刻之类文物的可能性极少。如前所述,由于北宋不重佛教,瘗埋舍利的考古发现也不像唐代那样有丰富的文物藏品。而兖州兴隆寺发现的舍利宝函,恰恰弥补了北宋出土文物的缺憾,一方面是兴隆寺石函的刻画十分精美和完美,体现出宋代壁画和石刻的真正水平,另方面是该石函上刻画众多的护法神,也是首次发现。还有就是,这一媲美唐代瘗埋舍利形制的考古发现,亦可从中了解中国佛教墓葬礼制和艺术传承的路径图。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