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一点是《观音菩萨慈容五十三现》纳入了基督教内涵,五十三种容相之中,竟然有一种是披发着洋装的耶稣之像,这当然是与明代传教士的活动有关。观音画像中基督教的版画显示了中国宗教不排相异、广纳善取的宗教特质。《慈容五十三现》名称就显出了与善财五十三参的密切关系,在各处藏存的此题版画中,有观音化现的姿态,但更多的画面都有童子拜诣的情景,因而这组图像是源自善财五十三参与观音化现的要素而构成。
普陀观音又名补陀落、浦陀落迦观音、亦称南海观音。浦陀落迦为梵语,可译为小白华、小花树、梅岑山。《大唐西域记》卷十曾载:国南滨海……秣剌耶山东,有布怛落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历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
据此可知,补陀落迦山为观自在菩萨居游舍之地。此山今已比定为南印度东海岸之巴波那桑山,有古贸易港,海上经行可遥见。印度至南海航行多泊此,登山拜祈观音救难、佑护。久之观音信仰传之弥远。唐宋造普陀观音像多取于海岸礁石休憩姿态,其右腿交起,左脚下垂或平置,右臂搭于右膝之上,所谓游戏坐姿。
总之,三十三观音之释说有些仍以普门品经观音救难为据。本来普门品主要是两部分内容,一是观音化现天人诸相度化众生,一是观音救难埸面。据种种或扉页或插图的具图观音经可知,观音化现时显诸不同形相,而观音救难时形貌大致相同,而场面姿态与持物不同。此三十三观音基本是具有此种特征,而与此观音化现诸人天则不尽相符,因而此类观音主要是来自普门品中救难的观音,渐渐形成了又一种三十三观音。但鱼篮与马郎妇观音原应属一,另水月、持莲等特征也不易分清,琉璃观音亦称“高王观音”,因而其阐述与图像并不一定同时产生流传,所以我们对张胜温画卷之中的一些观音像,还有大足石刻之中的十圣观音之像,更应有充分的重视,才能知晓观音形象圣像的传布与衍化。
又密宗观音也有种三十三之说。其实是将密宗主要观音形象加上大曼荼罗之中一些观音形象罗列而成。其实也是因三十三应化的形象深入人心,因而此种集萃方式,显观音法相无边。
十五尊观音说是将密显二宗的主要观音像集中起来综述。密宗六观音与白衣、青颈等加上圣观音与香王菩萨即成。《诸尊真言文句钞卷中》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