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2008年04月12日 13:43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何以故’,乃承上征释之词。何以故我说为恶王割截时,无有四相?我在往昔,正当节节四支分解之时,若是有我等四相,应生嗔恨之心。如有嗔恨,那能立誓,身即平复如故。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明修忍行,非止一世。故曰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即指在五百世,皆离相行忍。若不离相,忍岂易言哉!是知离相行忍,忍亦即第一波罗密。(D)闻义述解竟。

(E)结成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是离相行忍之故,得成菩提。故呼当机而告之曰:凡欲修学般若菩萨,应离一切相,而发菩提心。空生已悟离相甚深般若,前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来已经证明。此复呼名劝嘱者,是欲结成离相之旨也。A、彰般若离相用竟。

B、彰般若无住用,分二

(A)正明无住 (B)举喻显用

(A)正明无住,分三

a、不住六尘 b、不住人法 c、结显真实

a、不住六尘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此彰显般若无住用。经初当机请问住心之法,乃曰:云何应住?佛为说无住为住,先历明无住,后正明无住。经过许多苦口婆心,至此要结成无住之旨。文具诫劝二意。’应’字皆作平声,当也。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住,即是诫其勿住。与前云何应住相顾。’应生无所住心’,即是劝其当生,与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同。若心有住六尘,便是妄识;即为非住般若,般若无住为住,乃为真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者,凡修学般若菩萨,其心要与般若相应,此心字,即所发菩提之心,亦即修行六度之心。上佛劝应生之心,就是此心。

作者: 圆瑛大师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