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经历使我获益良多”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作为作家,你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
林清玄:很多人读你的作品。这就好像你播了很多种子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芽、开花、结果了。作家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但文学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比如苏东坡,把他贬到荒郊野外的皇帝早已被人忘记了,但他的诗词仍在流传。
“慢生活关键是心态从容”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广州日报: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收获心灵的宁静?
林清玄:以前写作是很神圣的。现在,不管什么人都能写,啥时候都能发表,在文字泛滥的世界,感动自己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对此,作家们其实也蛮无力的,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撑多久就撑多久。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