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门寺出土茶具看唐代皇帝饮茶
2008年09月05日 10:01陕西日报  【
相关标签

德宗最具历史意义的举措是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诏征天下茶税,十取其一,是为茶税之始。一方面为唐朝开了财源,另一方面又加重了百姓负担。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任湖州刺史的袁高作《茶山诗》抨击茶政,德宗纳谏,减少了茶贡以苏民困。

唐文宗李昂(公元809——840):《唐书》记载:“太和七年正月,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上务恭俭,不欲逆物性,诏所在贡茶,宜于立春后造。”“冬中作法”大概是利用温室效应催茶冬天发芽,文宗皇帝不愿劳民伤财,不愿“逆物性”,即遵顺自然节令顺势为之,不夺大自然之造化。唐文宗博览群书,乐与文人学士切磋经义,此人节俭儒雅,不仅嗜茶,还对茶之文化底蕴有较深的理解。每与学士内廷相见,总命宫女侍茶以助长谈。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南部新书》记载:“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致此?僧对曰:‘臣少也贱,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出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名饮茶所曰茶寮。”“茶寮”的称呼源于宣宗时代。宣宗以茶奖励长寿老人,在他看来饮茶能长寿、茶亦是长寿的象征。

作者: 蔡新娟   编辑: AEGIS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