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众缘共同加强佛教文物保护
2008年03月25日 08:33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
相关标签

然而,我们觉得与资金缺乏的问题比起来,文物保护人员的培训与文物保护系统的使用问题更加迫切。

记者:请问您如何看待此次“中国佛教寺庙文物保护培训班”的举办及其实际意义。

格桑龙珠:这次培训班早就应该搞了,对于我们可以说是期盼已久。

我个人认为此次培训班由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与中国佛教协会共同举办,非常的恰如其分。佛教文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物,它本身具备宗教性价值和文化性价值两方面的内涵,文物局的参与会在文化性与专业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佛教协会与宗教局的参与则会在文物的宗教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三者是缺一不可。

对于普通的僧侣与信教群众而言,他们对于佛教文物的认识,一般仅仅停留在宗教性价值的范畴之内,对佛教文物的文化性价值可以说基本没有意识,即便是有意识也是非常肤浅的。这次通过这次培训,可以使参加培训的寺院人员对于佛教文物价值的认识提高到文化性的高度,真正的意识到对于佛教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能够从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佛教文物保护的相关举措。我个人感觉,这是此次培训班的一个非常积极与重要的意义。

记者:相信这次培训班仅仅是今后佛教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开始。对于今后佛教文物的保护工作,您有什么期望呢? 

格桑龙珠: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今后,国家与各级政府能够将佛教文物保护举措落到实处,使佛教文物保护工作真正起到其实际作用。当然,我们作为寺院方面,也会将寺庙佛教文物的保护工作细致认真的抓好。

具体而言,我觉得目前对于文物保护的规范化管理很欠缺,希望尽快委派专家工作组将寺院现有的佛教文物进行级别鉴定与登记造册,以便于集中的管理与保护。

记者:对于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你有什么看法? 

格桑龙珠: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此佛教与其他宗教比起来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个人认为,对于佛教而言存在着共同性文化与不共同性文化两个层面。对于共同性文化也就是其社会性而言,佛教提倡“断恶行善,与人为亲”的善法和合思想,这种思想的传播与普及会极大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不共同性文化也就是宗教性方面,佛教提倡“自我解脱,广度群生”,这一方面也同样会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佛教世界观的根本就是“因缘观”,而“众缘和合”正是佛法提倡善法和合的根源。在佛教看来,我们的这个世间是普遍联系的,一切对于其他人所进行的负面行为,最终都会作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因此无论是从自身与他人的角度而言,我们都应该“断恶行善,广结善缘”。 

做好佛教文物保护工作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集合众缘,齐心协力。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佚名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