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来看,女子也应当是被尊重的众生。女众的智慧、能力并不亚于男众,应该参与政治、社会等各种公众事务,积极扩大服务的机会与层面。女众的热心、慈心、诚心,平均起来更胜于男众,应该发展其温和、慈悲、细心、勤劳等特质,犹如观世音菩萨,以慈悲、美丽来庄严世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男人一半,女人一半,文明社会中,有修养的男众应该尊重女权,倡导男女平等,因此女性要拒绝社会中存在伤害女性尊严的行业,如娼妓等色情行业。
佛陀本为因应世俗悉檀而制戒摄僧,但因为佛灭之后,经典的结集与解释,掌握在比丘手里,因而出现对比丘尼不公的戒律内容,甚至说“女人是污秽”、“女人有五障”、“女人不能成佛”。其实净秽在于一心,而非外在的身相,再说,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无男女;观诸大乘经典,佛陀为女人授记成佛的记载,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还要执相而求呢?
自从佛陀创立比丘尼僧团,对于比丘尼与比丘相处的一些是是非非,一直未有定论,但佛光山教团成立三十多年来,我避开戒律的问题以外,另行制订一套丛林清规,为戒律的更改与否开辟一条新路,所以二序大众都能相安无事,彼此发挥最大的弘法功能。
谈到八敬法,其实佛所制戒也并非是僵硬不化的,所谓“小小戒可舍”,就如现今的汉传佛教,关于饮食、衣服、持钱、持午等戒律,已经不同于佛陀所制,因此时间一久,八敬法自然会因为不适用而渐渐失传。
当真如果有人硬要认为八敬法是佛所制戒不可改,以此来满足比丘的优越感,其结果必将适得其反,反而更加彰显比丘自己不能完全持戒的不足。因为一个有为的比丘应以学养、道德、修持来赢得敬重,而不是以八敬法来强迫别人对他的尊重。
总之,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佛教走向人间,佛法与生活的密不可分,正是佛教动员团结的时代,不但各国佛教界应及早更进一步的合作,尽速建立世界性的比丘、比丘尼教团,同时各国男女二众教团亦应力求健全圆满,四众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共处,使全人类同沾法益,共创幸福安乐的生活,共达世界平等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