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广法师回应道,禅修在佛教中有许多系统,观想图像、默念声音的修法是很基础的,而且也并非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依神或佛的图像与声音而获得宗教体验,会有彼此信仰对象的不同,因此容易产生对立。例如:你念“阿”,我念“喔”,两人都可以达到专注一心之后的体验,但两人各自会坚持自己所念的“阿”或“喔”才是正确的,对方的是不正确的。
而声音与影像也还不能入于禅定。慢慢进入思维停止的状态,确实会有充满快乐喜悦的感觉,至于如何诠释它(例如:上帝的爱),则跟个人的文化系统有关。在这之上再进一步,所有苦乐情绪感受都将泯灭,但不是冷漠麻木,而是持心平等之“舍”。随着定境粗细的不同,佛教禅修的寂静程度,分为八个层次。
性广法师又补充道:但这还只是禅定,接下来还要开发智慧,才能达到“无我”的状态。见到“无我”不是抽象的概念,有了心专注安静的禅定力,就可层层观察身心质素的生灭无已,这时会真切体验到:没有一个不变而独立的“我”存在。
古伦神父听到这里,也补充说明:有些灵修者观想上帝的图像,这种修法他认为是不对的,应该要超越对上帝、对耶稣的具体想像,而达于只能体验却非图像的微妙境界。
在一旁聆听的我们,对神父宽宏的胸襟与真诚的分享,深为感动。特别是他提到“灵修的效果,要在人际关系中加以验证”,这与人间佛教的理念,恰是不谋而合。这场神父与法师之间的宗教对话相当精采,可惜古伦神父必须赶赴机场返德,因此对话只好画下句点。一行人在用过晚餐之后,告辞离去。
事后卢牧师转达,在赴机场的途中,古伦神父表示,这次弘誓之行,他感到非常欢喜,因为,他在德国从未见到女法师,这是他首次见到“女法师”,也是首次与“女法师”对谈。尤令他惊讶的是,台湾的“女法师”居然如此优秀、很有学问,这给他的“刺激”很大,令他大开眼界。他很高兴地说,如果两年后还有机会来台湾,一定要再来弘誓学院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