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学众的心灵是自由的,师长不会灌输所谓“服从就是奉献、忠诚团体就是崇高”等集体主义观念。诚然,强调思想的统一,可达成团体的共识,便于完成某些伟大事业。但是,由此高压集中而产生的集权,让这些本来追求身心解脱的修道人,反而套牢在这种所谓“神圣”的意识形态中而无力自拔――这也许是因为人类害怕孤独,寻求依靠的社会性吧!所以,以上述的方式:强调团体利益、塑造偶像,容易聚众。在世间,这种思想的外壳是林林种种的主义、党派、社团;而佛门中往往贯以宗派、山头的名义。不过,昭慧法师说的好:“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这样聚来的人,是无法与清净法相应的,最后反而平添了彼此间的恩怨情仇。”弘誓的师长不仅不灌输此种观念,在修学的过程中反到是经常提醒学众,不要掉入意识形态的陷阱,要时时回顾佛陀“依法不依人”的教诲,树立正见,矫正偏差。
学院的图书馆除了三藏典籍、各种宗派著述外,还有众多社会学、心理学的书籍。在学院看什么作者着的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在没有接触从某些严控僧众之道场出来的学众前,我并不知道在这些道场中,居然有些作者的书是禁止阅读的。作为成人,读佛法的书籍竟然要接受“少年不宜”的制止。那些师长看来并不重视对学众“择法”能力的训练,反而是以不准看、不准听来维持住众的顺从,让她们彻底丧失思考能力而唯师长马首是瞻。这样的结果,不知是师长的悲哀,还是住众的不幸!
反观弘誓的做法是:首先对学生有充分的信任,相信大家都是为法而来,在奠定佛法正见的基础上,以道德的劝勉,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潜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训练出既有敏锐思辩力又有问题意识的现代弘法人。这种学风薰陶出的学众,心态是健全的,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信心,思想活跃而言行规范……。这样的教育方式,并非是标新立异,注重智慧的抉择和道德的勉励,恰恰呼应了佛陀弘法世间的本怀。所以,弘誓的模式不是反传统的,而是具有真实意义的回归。是精神的回归,法义的回归,而不是形式上的因循。生活在这样思想自由的空间下,想要压抑都很难。
三、人尽其材
弘誓学院培养的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唯读圣贤书”的学究式学生。学院的课程设计,依戒、定、慧三学的总纲,开设相应的科目,训练学生在修行的实践中,三学增上而不顾此失彼。若论弘法面向的多元化,从《弘誓电子报》每期的“师生动态”中,即可见一斑。2007年,我在弘誓参学仅五个月,就目睹并参与了两次专题讲座、两梯次禅修、两场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其中还不包含师长对外的护生和社会关怀。
学院的硬体设施和人力资源,可以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句话来涵盖。就建筑的利用率来看,几乎每个空间都变成了多功能室。例如:斋堂除去是师生平日用餐的场所外,遇到学生临时增多,又兼具教室和会议室的作用。去年举办的“国际入世佛教协会2007全球大会”又布置成接待国外学者的自助餐厅。看到这个场面令我想起,目前许多道场都在大兴土木,修建各类殿堂。在这些金碧辉煌的殿宇中,多了膜拜和乞求,但是佛陀教化世间,净化人心的现实意义,却相形淡化了。相较于此,那么弘誓的“物尽其用”,算不算是另一种意义的惜福呢?
学院常住人员不过十几位,在这个主要从事文教志业的僧团中,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既要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到了大寮又可卷起衣袖做羹汤,我对法师笑称:“这里的住众是既可上厅堂又可下厨房的预备役。”学院举办的历届大型研讨会,从筹备规划,到各类文宣品的美术设计、文字编排,皆由师生共同完成。许多学众来到学院,因为行菩萨道的需要,又自学了多项技能,让每个人的潜能悉数开发,呈现出的作品甚至不输于专业人士。
总之,在学团无论学历高低、能力强弱、每个人都有发挥其专长的机会。在这里,没有拥有知识的傲慢,也没有职位大小的阶级划分,本着为佛教、为众生的理念,个人尽己所能,服务社会,利益众生。
最后,再次感恩昭慧法师和性广院长,是您的慈悲成就了我们求法的心愿,让我在修道的过程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还要感谢弘誓所有的老师同学,是各位在学习、生活上的照顾,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法情道谊,而没有独在异乡的惶恐!
谨以本文,叙述我眼中的弘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