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欲望”,佛法有更深刻的分析。《唯识论》卷五中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欲界的众生就是因为有淫欲、食欲、睡眠欲三欲,所以称为“欲界”。众生因贪求(欲)而就产生希望(望),这正是流转三界,轮回六趣的根本。《杂阿含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欲”就是贪欲,是我们寻求解脱的最大障碍。《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我们为什么会感应到轮回六道的苦果,也是因为贪欲。由于贪欲之心太重,所以产生种种的痛苦。《佛遗教经》中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就是说明我们囿于种种的贪欲,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多方面的造作恶业,所以产生了种种的苦恼。
众生之所以不能悟道,就是因为欲望太多,众生以六根执著外面的六尘,从而迷惑于如幻如化的不真实境界,使本性不清净,而产生种种的苦难。其实我们的六根都是不离于心的。
佛法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们众生的心念一起,则种种的色法(境界)同时生起,随着境界的牵引而不能自主,顺境来时心生欢喜,逆境来时心生怨恨,随此顺、逆境界的牵引,污染心地,造作恶业,流转六道。
以上种种说明,宇宙一切万物皆由我们的“心”所作,“心”在修行过程中极为重要,佛陀经常告诉我们修行是要由修“心”下手,当境界来时,不被它所转,了解一切现象因缘生,这样,不管顺境、逆境来去时,你都不会被它迷惑,不被它牵引,使心得自在、解脱。《大智度论》中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众生因为不了解这宇宙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而留恋于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相,殊不知这世间上一切都是虚幻的、无常的,总有一天因缘不具足时就会消失。
如何由“心”下手去修行呢?《楞伽经》中说:“一念心不生,即如如佛”。我们众生的心每一动念之下,即是流转生死的根源。《地藏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说明人们每动一个念头,都是罪,都是业。各位可以想想我们在一天中动了多少念头,在一生之中又动了多少的念头,其中清净无染的究竟占多少比例?更何况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动的念头真是千万亿倍于恒河沙数,恶业无量无边。
众生业深障重,但是也不必忧虑,佛陀告诉我们一念心不生则可悟入佛的真如法界。虽然我们一时无法达到“无心”的境界,但是可以借由勤修“戒、定、慧”来止住我们的妄念,待因缘成熟时同样可以证入佛的知见。
综观以上,可以知道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报告所称的十五种影响人类行为的欲望,只是在我们人生欲流中的十五个小水滴罢了,众生从无始以来有无量无数的欲望,我们的心就如乘坐一条船在欲望的漩涡里打转,总有一天会沉没(堕入三恶道)的。惟有佛法才能把我们从这漩涡中救出,脱离人生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