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特别是禅宗,由于强调开悟、强调空,往往使人认为佛教是主智的宗教,像达摩祖师将传心做为禅的核心,并说心只能以禅定才能把握,这常使人误以为心是静止的。到了六祖慧能,为避免静止的理解,把禅的核心强调为"见性",是"定慧一体"。
不管是"调心"或"见性",都容易让人感觉禅的空性智慧里面没有"慈悲"的特质,这是非常可惜的,其实,禅里也讲"大用"、讲"圆满",其中有无限的慈悲。如果没有这种"业响随声"的大悲,就会失去宗教体验的精髓,失去智慧的洞见,当然就失去了禅宗,乃至佛教的精神了。
我们可以举赵州从谂禅师的几个例子,来看禅心中大悲的一面。
有僧问赵州:"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
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
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
赵州毫不迟疑的说:"我若不入,阿谁等着救度汝等众人?"
我们最赞叹地藏王菩萨入地狱的大悲行愿,赵州则表达了禅师的本愿与菩萨无异,他开启禅心完全没有自私自利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