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培训机制
法师必须处于不断的知识更新之中,培训是提升法师素质的重要手段。由资深法师组建培训小组,实行培训的计划、执行与评估工作。首先,学院应关注、参与青年法师的成长历程。社会上的教师绝大多数出自师范院校,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而佛学院的法师则不然,一般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对佛教专业知识的掌握固然扎实,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学知识往往一片空白。角色转换过快,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驾御教学工作,这种突变对于师生来说,都十分痛苦。如果采取助教制,令年轻法师以教学助手的身份依止资深法师,一方面可以分担老法师的部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使年轻法师有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备课、教学计划的制定、授课语言、教态、师生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上,能传承老法师的经验,尽快缩短与其他法师的差距。其次,培养骨干法师。给教学骨干和有潜质的法师施加压力,使他们能承担研究课题,担负公开课,鼓励他们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支持他们抓住机会,参加学术研讨,走出校门,拓展视野。更为他们创造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使他们能在示范课上展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动法师群体。最后,由于受出家前教育程度的影响,部分法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相对贫乏,难以摄受高学历的学生和居士。因此,法师应定期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补充不足,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院校之间的法师交流
由于佛教院校之间教学交流不多,而且大多数高级佛学院的法师都由本校毕业生担任,这种自产自销的方式使得校与校之间的法师交流处于停滞状态。学院应打破院校界线,派送本校法师外出学习,同时也引进外校优秀法师,激活法师交流。积极开展各院校优秀法师的公开课评选,组织各校法师共同观摩学习,并推举精品课程,制成光碟流通于教内,防止近亲繁殖所造成的萎缩症。
四、建立轮休制
法师在连续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后,允许请求轮休。轮休期间由法师自由支配时间,进行短期参学或闭关,沉淀教学心得,转向修行实践,以求更深一层的体认佛法。针对这种状况,学院应给予宽松的环境。
五、建立养老机制
佛学院大多依附于寺院,经济无法独立。经济上的困顿使学院在法师医疗、养老等问题的解决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的困惑令法师对学院缺乏归属感,每论及未来,总有身世飘摇之叹,一般年至四十多就会考虑身后问题。而这一部分法师大多教学经验丰富,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若游离于法师队伍之外,实在是学院的一大损失。若寺院能切实地为法师解决医疗、养老、临终关怀等现实问题,建立法师安养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就能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失,稳定法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