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2008年05月30日 08:16普陀山佛学院  【
相关标签

三、以慈悲建道德

道德伦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相称,但是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重视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忽备了道德建设,加上一段时间以来曾经发生过的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和非理性批判,古代中国人那种谦恭诚信,勤劳节俭、乐于助人等优秀品德渐渐淡薄。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成为社会的一大通病。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面对这些自私自利价值观念颠倒更甚至于种种道德败坏的社会现状,如何提高人们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佛教慈悲平等、自利利他的思想正是救治当今社会道德弊病的一剂良药。它可以指导人们,自觉以慈悲利他的精神待人处事,端正价值取向,促进道德的提升,从而净化社会。这是佛教对道德伦建设的意义。

四、以内外无别观促进环境保护

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恶果接踵而来: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生物灭种、土地荒漠化,如此种种,人类生存的空间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样与地球和谐共存?

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根源上说在于我们人类日益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要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危机,不但要重视对外部的改善,更要从人类自身的病根着手。在这方面,佛教依正不二,内外无别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佛教向来重视保护生存环境,佛教戒律严禁杀生和毁坏山林树木,提倡放生、护生、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更重要的,佛教还主张从根本着手,清除人类内心的的贪嗔痴,自净其心,庄严自身,内外同步进行,改善生存环境,以求实现人间净土。

五、以实际修证,净化人心

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的依赖,却忽视了对自我身心的反省审察,对于人类心灵状态知之甚少,这是现代科技的一大缺憾。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类自我心灵的研究与调整。古德称: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佛教从来就强调自制其心,自净其心,并以如实知自心,而趋证菩提涅架。佛教有禅定、止观、念佛、持咒等多种可操作的自净其心,明心见性的实践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以其实际亲证的经验,可以促进人类对自我心录的研究了知,由此可以有效地调整心态,自净其心,实现与他人与环境与自己彼此谐和的关系,从而达到净化人心庄严世界的目的。

佛陀的本怀是关怀众生,关怀人的生存和现实社会的忧苦,慈悲济世,普度众生是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徒作为社会大家庭中极其重要的一分子,应该和极投身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建设,以出世的高尚情怀大力发展佛教利生事业,充分发挥佛教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社会道德,保护生态环境,净化人心的社会作用。

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伟大的,但它不够解决人生问题,任何伟大的科学家的贡献,都比不上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爱因斯坦的充分肯定,概括了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巨大价值。回顾历史,展望现实,我们有充分的现由相信,佛法的力量是巨大的,佛教的作用是巨大的。佛教完全通用够解决当前社会的种种问题,完全能够为众生带来福音。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菩提之树遍栽人间!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能 仁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