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首先来看资源的引进状况。与《妙云集》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华人佛教圈中广为流布的情形构成鲜明反差的是,除了一册《中国禅宗史》和《太虚大师年谱》,印顺著作1949年后在大陆从来没有公开出版过,少数佛书流通处的粗劣盗印既不能公开流通,数量也很小,对于外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这位二十世纪华语佛教思想界的典范人物几乎等于不存在。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和印顺著作电子版的推出,对于改善这种局面不无裨益,但整体上说,即使是有心向佛的一般知识阶层,直接亲近接触印顺思想的渠道也还是十分有限的。
在1970年代末以来当代大陆宗教的恢复性发展过程中,宗教学界扮演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角色,常常在政府和宗教界之间发挥沟通、解释的协调作用。佛教学术界也是如此。1980年代以来佛教界维护自身权益、拓展生存空间的许多行动中,都可以看到佛教学者积极参与的身影。对于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大部分中国佛教学者来说,学术从来就不单纯是书斋里寻章摘句的爬梳,也不是三两素心人寒灯夜雨中的清谈,现代学术强调的价值中立(且不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此的质疑),从来就没有让他们真正信服过。一有可能,他们总是想要积极地承担某种大众导师的角色。因此,面向而且介入是他们在处理当代佛教议题时的普遍立场。虽然建国以后知识界参与官方意识形态和政治威权对宗教的围剿而产生的负罪感,使得一些持重的学者在批判佛教现状时犹豫不决乃至三缄其口,但是更多的人还是热心地以高参自居,想要出谋划策,甚至过分热心,以至于越俎代庖。这种角色立场的混淆,在近年来佛教界举办个中学术会议中屡见不鲜,有时也会引起羽翼渐丰的佛教界的不满。
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渊源,大陆对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进行诠释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学术界的手中。佛教思想和现状,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被动的被叙述的客体,只有通过学者的诠释,才进入到社会上一般知识阶层的认识。这种描述,也适用于印顺思想在大陆被诠释的历史。
印顺思想进入大陆学者的论域,是在1990年代以后。此中,随着学界对20世纪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印顺思想自然浮现在学术的视野中。但真正激起学界研究印顺的较大兴趣的,还是台湾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影响。
作者:宣方 编辑: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