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禅寺,自古就是高僧辈出、大德接踵的名刹。本世纪20年代初,一位博学多才的爱国志士在这里出家为僧,并成为当代传奇式的爱国高僧,受到世人敬仰。他就是巨赞法师。他毕生爱国爱教,是“现代新佛学”奠基人之一,于1984年4月9日在北京去世。
挣脱追捕 遁人佛门
巨赞俗名潘楚相,1908年出生于江苏江阴。青年时就读于江阴师范学校,继入上海大夏大学,是一位追求真理、品学兼优的学子。1929年春,青年潘楚相回乡,担任金童桥小学的校长。他一面教书,一面参加革命活动,秘密与共产党地下组织联系,并在江阴东乡负责开展革命宣传工作。他的活动,触动了当地的土豪劣绅,于1930年秋被国民党省党部下令通缉,潘楚相不得不逃至杭州。
当时,我国佛教界著名领袖太虚大师刚从欧美各国宣讲佛学归来,就住在杭州灵隐寺,潘楚相久闻其名,于是到灵隐寻访并要求出家。太虚为了解他的学识人品,故意嘱他撰文叙明出家的原因和志向,他当即模仿《庄子》的笔法写成,太虚看后十分赞赏,随即将他留下,并与灵隐寺方丈却非商定为潘楚相披剃授法,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巨赞,当年就到南京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从此,他勤学苦修,在佛学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四川重庆汉藏教理院在太虚推荐下曾聘巨赞入川任教,但他不久就到南京考入全国闻名的“支那内学院”(由著名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创办)深造。他参究法义,遍览群经,前后读经八千多卷,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读经笔记。当时著名佛教学者熊十力正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讲《新唯识论》巨赞根据自己参究的唯识理论,在1936《论学杂志》发表了《评熊十力所著书》。一位普通的和尚敢于评判佛学权威的著作,震惊了佛学界。熊十力读后也盛赞该文“是用心人语,非浮士口气”。浓厚的学术气氛使巨赞自习掌握了德、英、俄三国外语,并曾准备赴德国深造。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