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竺园:维护道德人心 致力慈善事业
2008年11月06日 18:17中国民族宗教网  【

漫步广西梧州北山,山坡上星罗棋布地布满了民居楼房,走到山顶,就会发现一簇淡黄的建筑群,仿佛坡上盛开的一片山花。这可爱的淡黄色建筑群是一处寺院,名叫西竺园。听名字就很雅致,好像是一处园林,建筑也很精巧,处处都显得小小的,但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看惯了北方高大雄伟寺庙的人,第一眼就会爱上这精巧而紧凑的西竺园。别看西竺园的外貌并不惊人,但它却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也有着充满朝气的未来。

清末以来,梧州地区的寺观庙产都归苍梧县校产保管委员会管理,作为教育经费,寺院佛教一度绝迹。1934年,由李宗仁、曾其新、郑建民等桂系官绅出资,在广州海幢寺主持达禅、广州白云山兰若寺主持觉澄、韶关南华寺主持虚云、广西佛教会长道安等教内大德的帮助下,西竺园佛堂得以建立,这标志着近代梧州地区佛教的复兴。

护才惜才育才

西竺园佛堂建成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僧人纷至沓来,抗战期间,在西竺园佛堂居住的佛教信徒日平均达到200多人。西竺园佛堂在抗战期间收留了大批僧侣,他们当中许多人日后成为海内外法门龙象,可以说西竺园佛堂在抗战期间为佛教保护了一大批人才。如后来成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竺摩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的觉光法师、桂平西山寺主持妙载法师、桂平西山洗石庵住持宽能法师、昌慧法师,以及启明法师、白川法师等人,都曾在西竺园寺居住修行。道安法师、巨赞法师等高僧都曾来西竺园佛堂宣传抗日,住持释清凉受到巨赞法师革新佛教思想影响很大。

除了保护人才,西竺园佛堂也注意培养人才,注重佛教普及教育的开展。1935年春,开办了女子“佛学补习班”,与民国时期其他女子佛学教育最大的不同的是,西竺园佛学补习班招收的女青年本非佛教徒,而多是从桂平来的“归根道”、“先天道”等会道门成员,让她们来梧州西竺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转化她们,皈依佛教。西竺园佛学补习班分初、中级各1组,每组20人。另设旁听席若干,旁听者多为中年妇女。佛学补习班在1944年日军攻占梧州后被迫停办。

除了佛教教育,西竺园佛堂也开展免费的贫民子弟教育,创办西竺文化补习学校,招收岗岭一带贫困失学儿童,到1944年日军占领梧州止,已经开办4个班,有教师六七人,教学经费主要靠佛教徒捐助,以及西竺园僧侣的手工业收入和种植瓜果蔬菜的收入,惨淡经营。抗战胜利后,西竺文化补习学校改为西竺小学,采取开门办学的方针,聘请非佛教徒女学生为教师,并向县政府教育局备案,至1949年,西竺小学已经建成为一所具备初小和高小的完全小学,学生二三百人,还设有青年工人补习夜校。西竺小学只收贫民子弟入学,不收学费,每学期仅收杂费上等大米6公斤,并常常允许以工代米,或者减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佚名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