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亦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能,能现三十二中化身,救十二种大难。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代之以中国化的女性形象。
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是“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谓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帮助的手立刻就到达。在观音菩萨出家日,我们礼拜观世音,尊敬观世音,纪念观世音,主要是为了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什么功行呢?
首先,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以及普门示现,度化众生的事迹,实在是我们的榜样。
其次,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自在。自在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创造,如果我们能自在和任何人相处,任何事我们能自在处理,任何道理我们能自在通达,一颗心能使它自在无碍,任何时间我们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我们能自在克服,时时能做到随人自在、随事自在、随物自在、随心自在、随缘自在、随境自在、随处自在、随时自在、随理自在,那么,我们自己不就成了观自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