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何日生:从电视主播到终身慈善者
2008年11月23日 16:12凤凰网华人佛教  【

何日生先生是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发言人,在此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慈济四川赈灾经验、理念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慈济国际紧急救灾的原则及四川赈灾时期的感人事迹。何日生曾经是台湾电视台著名主播,在炫目的银屏前活跃了15年,从电视名人到慈善义工、再到专职慈善发言人,何日生走过了怎样一条心路历程?为此,华人佛教记者在南普陀寺独家访问了何日生。


何日生先生接受凤凰网华人佛教专访


何日生先生与凤凰网华人佛教记者交流

记者:何日生先生,我是凤凰网华人佛教记者,很感恩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否请何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慈济的佛教慈善理念。

何日生:证严上人在1966年创立的慈济慈善功德会,后来叫慈善基金会。上人以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帮助受苦的、身体有病的人。上人教导慈济人“要无所求的付出”,不仅要无所求的付出,而且要用感恩心付出,希望以此能够把爱扩大,所以她鼓励很多在家的信众,那时有三十个家庭主妇,每天买菜的钱拿出五毛钱,这样点点滴滴,每天发善心,这样行善的款不是多或少,而是要有心,上人说慈善是有心人的志业、不是有钱人的专利。用这个理念号召很多中产阶级、很多家庭主妇,把大家的爱心动员起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人群。四十二年来,这个理念从来没有变过。慈济的四大志业:慈善要以艰苦为师;医疗要以病人为中心;教育以启发人格为重点,希望大家能够利他,能够服务别人;人文也是,人文本身就是一个深化内在心灵的过程,要把悲心能够启发、爱心能够扩大,慈济的四大志业在全球推动从来没有停歇。

记者:慈济是中国大陆佛教慈善机构要学习的榜样,你认为慈济的佛教慈善模式有没有可能在大陆佛教界复制?

何日生:大家对慈济的肯定我们很感恩,但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从这两天的论坛听起来,大陆的慈善都很有心,都在推动,慈善的理念在大陆的各个团体都很具备。那么集合大家的力量,如何把服务的品质再提高?走向更专业的服务。因此我们很强调志工的培训,强调团体的纪律。团体要能够服务别人,自我的行为仪轨非常重要,证严上人讲要以“戒”作制度,以“爱”做管理,这是对自我的要求。对别人,就必须要感恩、尊重和爱,这个理念非常重要。这个“爱”不仅仅是爱人,而是爱一切众生,众生还包括“物”,一切有情的大地都有佛性,所以,要做环保、珍惜地球资源。慈济每天有二十多万的环保志工在社区里把宝特瓶、废纸等再回收,宝特瓶回收都可以做成赈灾的毛毯,我们已经做了二十多万条了,这就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把看起来的无用之物转成大用。

相关视频:

专访:何日生谈从电视主播到终身慈善者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AEGIS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