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创造诸多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首次使国人精神健康、心理关怀、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议题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精神心理健康议题由个人疾病、医疗问题演变为社会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回顾精神心理疾病的观察角度和诊断标准,界定精神心理疾病范围内容,深入讨论精神心理疾病与宗教信仰的互动关系模式,简要介绍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旨在客观分析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结构困境,提出中国佛教慈善政策总体框架,构建中国特色的佛教慈善公益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改善国人生活质量,缔造幸福美好生活。
关键词:精神健康 心理关怀 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范围 危机干预 佛教慈善政策
一、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与精神心理健康议题
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具有诸多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说明国人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议题首次成为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标志中国的生物医学模式、国人疾病体系发生重大的水平性和垂直性结构变迁。
2008年5月12日日是中国“国殇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惊中外,损失代价惨重。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办公室权威统计,“5.12”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其中四川损失占总损失的91.3%,甘肃占5.8%,陕西占2.9%;遇难人数69197人,失踪18341人,合计87538人;按照类别划分,在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中,住房占27.4%,基础设施占21.9%,非住宅用房占20.4%,工业占7.7%,服务业占4.9%,农业占4.5%,居民财产占4.4%,土地资源占3.3%,社会事业占3.2%,文化遗产占1.1%,矿山资源占0.7%,自然保护区占0.6%;地震造成间接经济损失不计其数,难以估算,如文物损毁、档案文件丢失破坏、工厂停产、道路停运,其中尤以地震灾害对灾区人民心灵创伤,遇难者家属精神打击最难估计。在地震灾害突然发生与抗震救灾过程中,灾区群众、遇难者家属亲人、现场救护医护人员、灾区各类紧急救援人员和全体国民的心理关怀,尤其是重大灾害事故的危机干预、创伤治疗和心理咨询问题首次“浮出水面”,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的核心议题。国人精神心理健康状况首次破天荒由个人疾病、临床医疗问题演变为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