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如法师(日语演讲) 鉴真佛学院教师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一边对灿烂的中国本土文化吸收融合在中国扎根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对中国的文化加以影响。可以说佛教在中国扎根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已经完全扎根于中国的佛教,有着和印度佛教所不同的有鲜明中国特征的“中国佛教”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两千年是中国最为辉煌的时间段。然而历史毕竟只是历史,是已经过去的时代,无论你怎样想也无法回到从前,这是事实。要问历史留给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的是什么,是佛教的未来,也就是佛教将来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边看着中国佛教的现状,一边请允许我和在座的诸位讨论,报告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必须把丛林教育重视起来。
什么叫丛林呢?丛林是过去来自四面八方的出家人集中在一起共同修行的地方。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许多人在一起必须有一个大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来约束大家,同样大家一起修行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准绳来监督,这就是产生清规的时代背景。而现在有一种丛林教育没有被重视的感觉。修行是从舍我开始的,在许多人所共同遵守一个准绳的丛林里,你必须不断考虑大家的利益,和大家合作,大家都生活的好好的你才有一种自己也活得好好的那种实感。这种所谓实感可能就是我们所讲的法乐。僧侣以不持有财产为原则,通过托钵来得到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物。同样僧侣为了报答施主之恩,宣扬佛法救济世人。在这样的生活里面,欲望,我的概念都会慢慢消失,作为僧侣的真正的觉悟才慢慢开始。
出家之前,要好好想一想自己适合不适合僧侣生活,然后到各个寺院去参学,找到与自己有缘的师傅,然后跟着他,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当你决定跟着这个师傅的时候,就要对师傅的话依教奉行,两三年时间绝对不离开。没有在师傅麾下有过丛林生活体验的人,不能成为好的出家人,这是修行的基础。
那么,我们中国佛教的现状怎样呢?丛林教育没有得到重视是事实。一出家马上就被送到佛学院或者受戒,对于什么是佛教一点也不了解就出家了。这样如果出去参学当然就不知道礼仪作法了。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培养新时代的出家人丛林教育不能省。尤其是像如今信息时代更是如此。因为正值佛教像盛唐时代一样伴随着祖国的崛起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期。如果再不对丛林教育加以重视的话,现今的状况可能会形成佛教进一步的发展桎梏。所以我认为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改变方法,把过去的丛林教育重视起来,提高促进年轻的僧侣积德行善,同时这也是为学院教育做一个前期的准备。
其次,我想对学院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佛教教育采取学院建制的方式不过百年的历史。从太虚大师创设武昌佛学院以来,年轻的学僧才像社会一般学生一样在佛学院学习诸如佛教经典研究,佛教史以及诸宗教义等等课程。这可以说是佛教教育史上伟大的创举。以在师傅麾下所学为基础,再把在学院所学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联系起来,学僧们的成长进步是可以想象的。 关于学院课业内容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随着佛教向世界发展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佛教界外语人才不足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掌握一两门外语的出家人在国内确实是很难碰到。
无论是把佛教传播到世界还是与诸外国的各种宗教交流都离不开外语。佛教界创造更多外语学院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们创设鉴真学院的理由之一。现在鉴真学院开有英语和日语等课程。创造面向21世纪的佛教人才是鉴真学院的口号。我们鉴真学院虽然还处在刚刚开始步履蹒跚学走路的阶段,但我相信只要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努力,总有一天成功会来到我们身边。
最后21世纪的中国佛教走向何方以及如何培育新时代的出家人成为佛教界的课题,如前面所说,对于刚出家的年轻僧侣首先让他过两三年的丛林生活,在这个阶段进行严格的集体生活体验,教给礼仪作法和集团意识,形成作为僧侣的初步意识。然后经过三四年的学院教育学习文化知识初懂诸宗教义,这样就具备了作为僧侣的基本条件。在这个上面再学一门外语这是关系到中国佛教的未来的极其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理念用外语表达给外国人,同时也能理解外国人的思考方法和理念,这是将来地球村共存共荣的出发点。
正如历史上多次所证明的一样,正是因为有玄奘,鸠摩罗什等译经师的存在才有了辉煌的佛教史,再进一步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也与佛教史息息相关,离开了佛教文化中华文明无从说起。现今地球上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摩擦不断,另外自然的破坏也成为威胁人类的大问题。人类在宇宙这个大自然里和许多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必须重视自然,超越人种宗教文化的差异。把以“与自然共生”“与他人共生”为基本的佛教推广到全世界,新时代呼吁为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年轻的僧侣都起来学一门外语。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
作者:
仁如法师(日语演讲) 鉴真佛学院教师
编辑:
yun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