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海归”,畅谈“出路”
——中国佛教界首次留学人员座谈会在玉佛寺召开
7月9日晚,中国佛教界首次留学人员座谈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刘威与三十余位佛教界留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宗家顺主持。张琳副秘书长介绍了我国佛教界对外交流及留学生的概况,并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期望:“希望你们将留学时的感受和回国后的期望,与大家共享。”
留学海外,在佛教界并非奇闻,甚至可以说是佛教界的一个传统。当年,玄奘法师满怀对佛教真谛的求解之心,历经劫难,开创了中国佛教的留学史。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刘威副秘书长幽默地说:“玄奘法师就是有名的‘海归’。希望佛教界人尽其力、寺尽其才,促进当代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推进,21世纪的中国佛教也正翻开留学教育的新篇章。中国佛教在留学教育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带来的多种差异引领着留学教育的热潮。如何有效推进佛教界的留学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归国留学生的优势,成为此次座谈会的核心问题。
刘威副秘书长表示,随着时空的转移,今天的佛教留学与过去不同,玄奘法师时代是求法,今天更需要互相交流,各国佛教都有自己的特色,交流是现代社会的常态。佛教交流呈现鲜明的三个特点:一、交流多。表现在多国、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二、交流快;三、交流成果显著。进入全方位的交流,我们应该把对外交流做得更细,更好。目前交流中,最需要的人才,令人欣喜的我们多年了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中国的佛教事业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世界佛教论坛是一个好的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在主持人“请海归法师们自由发表意见”的号召下,全国政协委员湛如法师第一个发言。湛如法师讲述了他留学日本中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感触。以归国留学生的视角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佛教界的留学特点是途径结构多元化,官派的“待遇”比较高,而自己出去的则比较流离,缺乏固定统一的留学机制。为此他建言道:首先,希望建立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指导、管理、帮助留学海外的佛子。其次,设立专项奖学金,作为留学教育的费用来源。再次、设立专定的项目,吸引让出国留学人才回得来、有的做、留得住,彻底解决留学生怕从“海归”变“海待”的顾虑。
早年被赵朴老派出的五比丘之一、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净因法师倡导归国留学生应“满怀感恩之心”。回国人员,应该是报恩奉献,应该有感恩心,不应该过分要求,建议留学生学成归来要不计得失,踏踏实实做点事情,通过业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知恩图报,心怀慈悲的博大胸怀更应该体现在归国留学生的行动中。以海外所学,填国内所需,并能做什么,就要做点什么,而不要成为“海待”。
座谈会上,圆慈法师、本性法师等多位留学归国的法师也不约而同的表示,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留学回国后面对的一切工作,报效国家,为弘扬中国佛教、推动中国佛教的发展不遗余力。
曾留学韩国多年的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副主任普正法师建议,为确保留学教育步入良性循环,消除出国法师的“回归”困惑,建议为学成归国的法师提供适合的工作。留学生是佛教界特殊的人才资源库,需要重视,也需要合理利用。学以致用,让归国法师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所长,放射出更闪耀的光芒。
参加留学生座谈会的居士代表李贺敏先生和赵桐女士对佛教界的留学教育充满信心和期待。他们纷纷建言,培养留学生不仅是中国佛教对外交流的良好途径,也是展示中国佛教深邃内涵的精彩舞台。期待建立有针对性的留学生交流会,为留学生提供另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学诚法师最后总结道,西方国家的人们越来越对佛教有兴趣。佛教界目前已有相当的人才,我们的信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缺乏有效途径去实地考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如何找到中国佛教的出路,中国佛教界也好,每个寺院也好,个人也好,好多现实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学诚法师建议可以引进企业的招标方法来实施管理。就目前现状而言,建议落实到具体的寺院比较现实。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座谈会在轻松愉快,和谐活泼的会场气氛中圆满结束。
学诚法师在座谈会上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介绍了我国佛教界对外交流及留学生的概况
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副主任普正法师在座谈会上
座谈会由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宗家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