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的敦煌
40年代的敦煌
40年代的敦煌
敦煌位于北纬40度,东经94度,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风沙肆虐,因此极端干燥、炎热和寒冷,但是又由于祁连雪山形成的党河等水源,在戈壁上形成了一片近百平方公里的绿洲。
1630年前的公元366年(东晋十六国的前秦建元二年)的一个黄昏,在敦煌的三危山对面的山崖上,游方的僧侣乐僔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由于佛教传入的契机,历时1000年,之后的1000多年间,由无数无名画匠和工匠在这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最辉煌的佛教艺术宝藏——敦煌莫高窟。
《汉书 地理志》:“敦,大也。煌,盛也。”
春秋战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早期民族是月氏人,而当时敦煌地区则是乌孙人和塞种胡等游牧民族。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敦煌郡、设阳关、玉门关。
公元304~439年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前秦建元二十一年迁汉江百姓一万户、中原百姓七千户到敦煌,促进了敦煌开发。
公元400年,敦煌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政权的都城。
公元422年,北凉王族撤离敦煌,加之两次战争兵祸,敦煌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以后的南北朝至唐代,敦煌由于丝绸之路而文化繁盛,敦煌的佛教艺术不断发展,达到佛教艺术的顶峰。
特别是吐蕃王朝统治时期的敦煌(古名沙洲),佛教空前繁荣,寺院增至17所,僧尼数千人。当时沙洲人口仅三万人。
以后的回鹘、西夏时期佛教也非常发达,而西夏以藏传佛教为特色。
公元1271年,元朝时期,马可波罗途径敦煌。
由于海上交通发达和西向交通不再通过敦煌,敦煌在地理上失去了以往优势。
公元1524年,明朝关闭嘉峪关,明朝初期已经成为牧区的敦煌,被彻底废弃,城市已经不存在。
清中期,清政府又从很多地方移民到敦煌,才逐渐使得敦煌慢慢回到了城市的面貌,而且它的佛教又继续往前发展
19世纪末敦煌已经荒废,去的人寥寥无几,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牧羊人、游牧人偶尔去的地方,敦煌受到劫难最深的时刻,当时敦煌藏经洞经卷都被盗走,壁画、雕塑也被搬走。
50、60年代画家从事了大量的临摹工作,开始保护和研究敦煌的工作。有一些学者到敦煌考察,由铁道部工程局来做加固的工作,整整一直做到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