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佛:舍利崇奉的传统
2008年06月19日 11:21凤凰网华人佛教  【
相关标签

释迦牟尼佛涅磐之后,弟子阿难等遵照遗嘱,将佛的遗体香汤洗浴,焚化后结成无数晶莹明亮之舍利。“舍利”(Sarira)一词变专指佛舍利。佛舍利被世人分别设塔供养,称为“舍利塔”。佛教认为舍利即佛的化身,佛灭而法不灭。佛典云:“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舍利崇奉从释迦牟尼开始成为佛教最深层的信仰符号。佛教传入中国后,承袭了这一礼拜传统。后来,舍利崇奉逐渐扩散到普通佛教徒和世俗社会中,一些高僧大德示寂分化后所得之遗骨晶体,也被称为“舍利”。

附:舍利铭

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宋]释居简 撰)
舍利,凡一善有常者,咸有焉。不用阇维法者,故未之见,都人以湖隐方圆叟舍利晶莹而耸观听,未之知也。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辞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末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荡、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暑寒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住。与蜀僧祖觉大略相类,觉尤诙谐。它日,觉死。叟求予文祭之,曰:于戏,吾法以了生死之际验所学,故曰:生死事大,大达大观,为去来,为夜旦,颠沛造此,无非定死而乱耶。譬诸逆旅宿食,事毕,翩然于迈,岂复滞留?

公也不羁,谐谑峻机,不循常度,辄不逾矩。白足孤征,萧然蜕尘化门。既 一日,千古迥超尘寰于谭笑间。昧者昧此,即法徇利,逃空虚,远城市,委千柱,压万指,是晃漾无 为正传,非决定明训为戏言。坐脱立亡,斥如斥羊,欲张赝浮图之本也。相与聚俗而谋曰:此非吾之所谓道,灵之迈往,将得罪于斯人;不得罪于斯人,不足以为灵所谓道也。叟曰:嘻,亦可以祭我。逮其往也,果不下觉。举此以祭之,践言也。

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死于净慈。邦人分舍利,藏于双岩之下?

铭曰:壁不碎,孰委掷,疏星繁星烂如日;鲛不注,谁泛滥,大珠小珠俱走盘。

作者: 路遥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