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云堤:鸡足山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2013年11月05日 11:2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刘云堤

(六)寺院法系演变

寺院法系演变是研究鸡足山佛教史最为重要的内容,由于范《志》、高《志》、《志补》均无明确记载,历史遗存文献资料的匮乏,目前只能从现存碑文了解部分寺院个别时期法系的传承情况。对鸡足山法系传承最早撰文记述的是候冲《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2003年4月。该文分析了鸡足山名称的由来、崛起的原因,寂光寺、悉檀寺、传衣寺、石钟寺、大觉寺、碧云寺、金顶寺七个寺院个别时期法系的传承情况。另外是孔化魏《漫笔鸡足山》,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该书“禅门法系”部分也介绍了寂光寺、悉檀寺、传衣寺、石钟寺、大觉寺、碧云寺、金顶寺七个寺院个别时期法系的传承情况。总体上看,更清晰的鸡足山寺院法系传承情况,有待于新资料发现,才能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

三、 其他问题研究

鸡足山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史料和历史遗迹的匮乏,要读懂和深入解读并非易事。除上述问题外,另对几个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一)“鸡足山”名称由来

鸡足山古名清巅山、九曲山、九重崖,他是“何时改换称谓?”、“有何历史背景?”、“如何成为迦叶道场?”对这些起源问题,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进行过阐述。

最早的是方国瑜主编的《云南通志》中《佛教》一章中的“迦叶入定鸡足山辩妄”部分,该文首次对宾川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原因进行了论证,引经据典,论证充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之后,刘天位《鸡足山名考》,《云南方志》,1990年第4期,对宾川鸡足山山名的确立也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又撰文进行论述的是候冲《云南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的由来》,《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侯冲《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2003年;傅云仙《兴起于明代的云南佛教圣地鸡足山——兼论“鸡足山”名称之由来》,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侯冲《云南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始末》,《佛教文化》,2009年第6期。这几篇文章对宾川鸡足山名称形成的时间和成为迦叶道场的原因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阐述。

(二)“鸡足山”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其实就是简史。由于史料的缺乏,弄清鸡足山完整全面的发展历史比较困难,一些专家根据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史料和历史遗物,解读出了鸡足山发展的大体情况。

介绍鸡足山发展脉络的文章有1篇:黄向实《鸡足春秋》,《丽江文化》,2011年第2期。该文分为八部分:“迦叶开山,禅宗正派”、“唐朝初创,三教交汇”、“宋主密宗,禅宗初入”、“元倡禅宗,密宗衰落”、“明中兴盛,名首四山”、“清初文盛,虚云中兴”、“民国维兴,步履艰难”、“国泰民安,灵岳重辉”,对鸡足山各个时期佛教发展情况进行了简略介绍,脉络清晰、有理有据,基本勾勒出了鸡足山发展的概貌。

另外,宾川县志办2012版《鸡足山志》由罗朝良撰写的“历史沿革”这一部分,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鸡足山僧人规模、寺院建设情况、兴盛和衰落的原因,构成了一条鸡足山发展的线索。还有是孔化魏《天开佛国鸡足山》,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其中“鸡足山史话”这一部分,介绍了南诏大理国、元代、明代、清代、民国、建国后六个时期鸡足山的发展情况,清晰的勾勒出了鸡足山各个时期发展的大体情况,可以看成是鸡足山的一部“发展简史”。

(三)两本“不可多得”的学术著述

一本是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该书成书于1940年,作者虽然没有来云南、贵州做田野调查,但利用了大量文献,包括嘉兴藏和续藏中的僧家语录,因而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该书阐述了明末清初云南和贵州两省佛教的发展情况,其中大量篇幅为鸡足山,书中对遗民和僧人的重要活动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并作出了恰当的评价。该书与《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构成研究明朝末年鸡足山历史的“双擎”。

另一本是《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内部资料),2003年。该集子中与鸡足山紧密联系的论文有27篇,基本揽括了2003年以前研究鸡足山的大部分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角度对鸡足山的历史文化进行阐述。该论文集是鸡足山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神话传说

许天侠、王艳钧、张乃光等的《鸡足山传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该书分为“开山神话”、“八景传说”、“风物故事”、“寺庵传说”、“名人传说”、“僧尼传说”、“其他故事”八部分,共59篇,内容关于鸡足山神话、传说、故事等方面,属于民间文学,可补史志之不足。

四、 展望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鸡足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三部分,研究和宏扬鸡足山文化,其实质是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发挥好文化“治心”的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介绍鸡足山基本情况的书籍有:孔化魏《天开佛国鸡足山》,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许天侠《走进神秘的鸡足山》,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宾川鸡足山文化研究所编著的《鸡足天下灵》,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局《世界佛教名山——鸡足山画册》,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年;李树军《与君同游鸡足山》,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等等。这些书籍的体例与志书不同,侧重介绍鸡足山的寺院、高僧、名流政要、景观、古树名木等,能让人了解到鸡足山的基本情况。

摸清鸡足山文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可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开展:对鸡足山名人高僧的文集进行收集整理;加强对高僧的研究,如大错、担当、虚云等;深入挖掘重点寺院,特别是鸡足山“八大寺”的历史,逐步推出一些寺志;整理出版鸡足山古今碑文。待这些工作有成效后,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在考虑出通史类著作,让世人全面深入了解鸡足山的历史,同时也让鸡足山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减少争议,这样才能有利于鸡足山文化的广泛传播。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