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海波:“念死”法门及其现代价值

2013年11月04日 19:4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李海波

编者按:2013年11月1日至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全国著名佛教文化专家、大德高僧发表真知灼见,共论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陕西西安西北大学历史所副教授、佛教研究所所长李海波发表了题为《“念死”法门及其现代价值》的主题演讲,论文全文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从优生到优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国人的物质生活极大改善之余,人对生存质量提出更高的追求。现代社会有一个重要趋势,便是——从重视“优生”开始重视“优死”,对“死亡尊严”、“死亡权利”的呼唤日益高涨,不仅要“有尊严地活着”(温总理语),也要有尊严地“离开”。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烦恼,跳出轮回,能够在生命的极限领域提供帮助。

地域因素和多民族聚居的特征令云南地区佛教发展的具有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特质。从大理开始,云南就处在佛教国家的包围中。汉传佛教可以从成都或交趾进入云南,然后经中南半岛同南亚诸国的佛教衔接起来:藏传佛教则直接进入云南西陲,又能沟通与尼泊尔、印度佛教的联系,由此,三大支系的佛教在云南都有发展,佛教内部信仰多元化的样态在云南非常突出。正是云南佛教的的独特性使其在优秀佛教文化的挖掘方面具有更大的空间,在佛教社会功能、社会形象的定位方面有其特征和优势。

本文拟在佛教的现代功能方面做一点探索,从当今全球开始兴起的对“死亡权利”、“死亡尊严”的视角出发,探讨南传佛教“十念”法门的现代价值,期望为云南佛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点点思考路径,为云南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方面做些许努力。

二、问题的分析:“念死”法门的理论基础及内容

无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在“念死”法门法门都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其中以南传佛教的内容为根基。南传佛教在生命现象探讨方面内容丰富,佛教生命观的理论在原始佛教阶段便已基本完成建构。释迦牟尼佛对弟子的教导在生死方面的内容尤其丰富,对死亡的认识是佛教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石。追本溯源,可以发现,对死亡的认知关乎佛教的产生——青春年少享受荣华富贵的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目睹人生必然经历的生、老、病、死四相,意识到人生的局限和生命的短暂,从而探求解脱生老病死的大道成为他创立佛教的直接动因。所以,解决死亡问题是佛教的首要问题。

在佛教,“死”,不为“生”服务,而是审视“生”的一个视角,是彰显人生意义的一个标准,也是生命提升超越自我的契入处。从更深的层面而言,佛教认为,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身存在的悖论生死,等同于“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是生之为人的耻辱。因此,佛教毫不忌讳死亡话题,直言死亡不可避免,将人或隐或显的死亡焦虑与畏惧大白于眼前。释迦佛指出,世间人都喜欢四法:少壮、健康、长寿、和睦,人们对这四爱敬之法“初时甚悦意”,而“今为死使逼,虽当寿百岁,皆当归于死;无免此患苦,尽当归此道。如内身所有,为死亡所驱之外诸四大者,悉趣于本无。”由人间的健康美貌、荣华富贵、家庭和睦在死亡面前都如过往烟云,一针见血地点出死亡是对人生在世的最大否定。人类尤其是有神仙信仰传统的中国人普遍有追求长生的愿望,佛教则打破这种幻想,指出“一切众生皆归于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人身之法犹如雪揣、土坯必定归坏,不可久保,“亦如野马幻化,虚伪不真,亦如空拳,以诳小儿”,种种形象比喻结论旨在令人明白,死亡“不可保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去”。这样的言论对人心理上惯有的侥幸心理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在魏晋之前,佛一直被中国人列在仙人一类,仙人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而佛——神通广大的外来神仙却真实不虚地示现其衰老并最终离世的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同理,在基于佛教基础理论“四谛”之苦谛角度对“死苦”的多方位解读和探讨之后,可以知道,生命在佛教分为业力流转的轮回生死和超越轮回的解脱之永久安乐。如何扭转无尽的轮回诸苦,结束“如刀尖舔蜜”的生存状态,释迦摩尼对弟子有一系列指导,最直接的法门之一便是“念死”。

日常生活入手最直接方法就是“念死”。念死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从个体自身入手思维;一是从他人的死亡现象入手观察死亡。同观自他之死亡构成佛教念死法门的整体含义。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念死 法门 佛教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