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海波:“念死”法门及其现代价值

2013年11月04日 19:4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李海波

“念死”法门同时也是构成“十念”、“七念”、“六念”等禅修行门的重要组成,因此也出现在这些系列观修教法中出现。《长阿含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云:

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法?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在“七法”之后,佛陀接着又教授“六念”观。他说:

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念死”是修行增长,令正法驻心的有益方法之一。

同样,在释迦佛多次提及的“十念”系列观修中,“念死”法门也是重要构成:

云何修行十法,得至涅盘?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比丘当知,其生天及恶趣者,当念舍离;其十法得至涅盘者,善修奉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十念”法门也是释迦佛弟子经常传授的佛教修道方法之一。经中记载阿难经佛陀指点,教授新入门的信众时是:

是时,阿难教彼比丘曰:‘汝当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当修行如是之法。是谓,比丘!行此十念者,便获大果报,得甘露法味。’

三、结论:“念死”法门的修行含义暨实践价值

念死法门的“念”,不是念诵的意思,是念念都不离对死亡无常、无我的理解和观想。其实质是教人活在当下,注意现前一念,念念在自心上做功夫,行善弃恶,明白死亡的本质不过是“此没生彼,往来诸趣,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宗族分离,无形无响,亦无相貌”,由念念观想思维死亡之无常,理解佛教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追求涅槃解脱为终极目标。从修行上说,就是以智慧的空观看破生命的虚妄,明白能够了却现前每一念,就是了生死。若在回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能够控制当下的每一个心念,就具备控制死有时刻的一念的能力,必然能够控制自我的死亡。显然,“念死”的意义在于,打破含混漫无边际的时间幻觉,面对死亡作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可能性,将自己带到自身的有限可能之前,直面当下生命之本真。“生死呼吸间”的信念足以令人超拔日常平均化状态,富有积极面貌。

理论如此,实践中对于修行者而言,每一个起心动念之间,每一种修道方法,每一个道德言行付诸的当下,都可以化解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并获得不依赖于外界的愉悦感、成就感和安稳感。因为佛教理义与信仰者自己给自身的暗示都是,自己在解决终极问题的路上迈进了一步。这种根据佛典而来的自我肯定、自我评价机制又会不断加强修行者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力量,形成一种正反馈。与此同步的是,他还会丰富深化对生命的认识,极大地激发自身生命潜能,引发生活态度改变,由被动接受业力推动转为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死亡也由恐惧、未知之物逐渐转化为一种光明的未来。

念死法门把死亡当作当下能够解决的问题,从当下入手为实际死亡来临时掌控主动权时刻做准备,其修行无形中包含了佛教所有的道德实践。由于解决生死问题为佛教深层次的原动力,决定了佛教的道德超乎一般的社会道德层面,具有了终极意义。佛教的道德实践从而直接关乎生命的终极价值又决定其终极意义,以自觉自律为特色,面临死亡情境,佛教不存在儒家生命价值与伦理责任的两相冲突,也非道家的“自然而然”,而是生命自我提升的真实呈现。念念分明,就是了生死,这可谓是佛家生死观的根本立场,为后来大乘佛教的禅宗发挥到极致。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一直受儒家“重生轻死”观念的影响,高扬生命大旗,却缺乏的就是对死亡当下的关怀。当前社会,尽管受世界关注“死亡”的趋势感染,我们已经开始公开探讨诸如安乐死、临终关怀、自杀等等死亡议题,但死亡恐惧根植于人们心间,仍然是困扰国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当代老龄化大潮来袭,中国未富先老的状况令人担忧,加之癌症已经是我国死亡率的第一杀手,而伴随的是家庭照护能力在现代化的今天日渐薄弱,如何缓解死亡焦虑、令广大的临终群体有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成为一个亟待正视、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在生死领域,佛教具有天独厚的优势,仅以本文探讨的“念死”法门为例,其不仅理论上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迪,有助于人们形成豁达的死亡观,而且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引导人踏实地面对最后时光。

由于佛教的法门都不离“自利利他”的慈悲宗旨,“念死”法门便具备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亦即:该方法不仅可以自己修行,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也可以帮助到非行者——无论信佛与否,都可以传递“念死”法门中蕴含的生死智慧,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克服死亡恐惧,淡化死亡事件对己、对人的负面效应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念死 法门 佛教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