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云堤:鸡足山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2013年11月05日 11:2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刘云堤

二、 楹联、碑文、诗文、高僧、寓山名流、寺院法系演变等问题研究

(一)楹联

楹联是高僧名士思想和心境的表现形式,鸡足山楹联丰富多彩,有写景状物的,有抒发感情的,有阐述历史典故的,这些楹联充分体现了鸡足山天下奇绝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佛教文化。

文章方面主要有两篇:一是黄向实《名人名联耀鸡足》,刊于《大理文化》2011年第9期。该篇文章内容充实,以鸡足山的名人高僧为线索,对他们的精美楹联进行了赏析;另一篇是谷兰《浅谈鸡足山楹联的特色》,以鸡足山寺院为线索,对寺院中的名联进行了赏析,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美文。

最早的楹联集子是2000年李树军搜集整理的《鸡足山楹联》,此书收集楹联300多对,并刊载相关楹联的实物照片,但没有进行注释和赏析。许天侠、释了凡主编的《鸡足山古今楹联趣闻录》,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该书是目前收集鸡足山楹联最完备的书,它收录了寺、庵、静室、亭、坊、庙几乎所有的楹联,并进行了赏析,从中既能了解到鸡足山的一些史事,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鸡足山浓厚的禅宗文化。

(二)碑文

碑文和碑刻遗迹无疑是研究鸡足山历史文化最为重要的史料。因志书有自身的缺限,无法勾勒出完整和清晰的历史,因此碑文和碑刻遗迹成为了研究鸡足山历史最重要的材料。

鸡足山碑刻十分丰富,从明代至今见于各种资料记载的有100余通。徐霞客《鸡山志略二》存目9通,9通中流传下来的碑文有3篇;范承勋《鸡足山志》记载碑文20篇;高奣映《鸡足山志》记载碑文9篇;《鸡足山志补》记载碑文2篇。因历史久远,鸡足山碑刻实物遗存下来的并不多,据民国时期(1911—1949)宾川县政府的调查统计,仅存目46通。“文革”时期碑刻实物损失严重,现仅存38通。2012年宾川县志办主编《鸡足山志》中《现存鸡足山历代碑刻目录》记载现存的鸡足山碑文目录有70通。

现存记录鸡足山碑文最详尽的是孔化魏《漫笔鸡足山》,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该书是作者田野调查的成果,并对碑文进行了点校,收录了范《志》、高《志》中所没有的碑文共39通,收录碑文较为全面,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碑文史料,此书价值颇重。

(三)诗文

鸡足山历史上留传下来的诗文很多,有游记、杂文、诗歌,其中有些诗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别是有游记性质的诗文。

范《志》、高《志》、《志补》都收录了不少文章,有序言、游记、敕等多种文体,至今收录鸡足山文章最为全面的是许天侠、许嘉麟主编的《名人笔下的鸡足山》,云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该书共收录鸡足山诗文90篇,以文为主,通过各个时期名人文章可以了解各个时期鸡足山的风貌。特别是其中的游记,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从李元阳、周复俊、谢东山等人游记中可以了解鸡足山的起源传说、明嘉靖万历年间的状况;从《徐霞客游记》中可以了解到明代崇祯年间的“鸡足山”的佛教发展状况;从大错和尚游记中可以了解鸡足山天下奇绝的自然景观;从高鹤年、罗常培、张伯简等人游记中可以了解民国时期鸡足山的历史风貌。

鸡足山诗歌除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作者心境外,不少诗歌具有“诗史”的性质,特别是其中的记游诗反映了各个时期鸡足山的历史概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如清王昶《自石淙寺至华首门,礼大迦寺并游悉檀诸寺赞佛颂》、民国段居《鸡足山纪行》。目前,收录鸡足山诗歌最全面的是刘云堤主编《鸡足山诗选》,2013,云南大学出版社。该书收集了明代至今鸡足山诗人230位、1000余首诗,并进行了校注,不少诗是范《志》、高《志》、《志补》中所没有的,该书填补了鸡足山诗歌研究的空白。

(四)高僧

鸡足山僧人是鸡足山历史发展的主角,他们建寺立庵、深究藏经、宏法利生、著书阐幽,谱写了鸡足山发展最宏伟的篇章,对他们的研究是还原鸡足山发展历史的重要手段。其中,研究鸡足山高僧相对成熟的有迦叶、大错、担当、虚云四位,兹对四位高僧研究情况作简略介绍:

1.迦叶

明初宾川鸡足山确立了迦叶道场的地位。史学界主流看法是迦叶、法显、玄奘都没有达到过宾川鸡足山。宾川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并不是奇怪神秘的事,它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结果的体现。了解迦叶这一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利于了解中国禅宗的起源。

目前,关于迦叶尊者的文章有:林克智《迦叶的启示》、释昭慧《摩诃迦叶——价值判断与律法位阶》、徐文明《摩诃迦叶与第一结集》、陈星桥《迦叶尊者的高尚品格与历史地位》、李富华《大迦叶与中国佛教》、王邦维《鸡足山与大迦叶:从印度到中国》、吴言生《摩诃迦叶在禅思想史上的意义——以“拈花微笑”等公案为中心》、杨郁生《独特的鸡足山“迦叶”造像》、候冲《云南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的由来》(以上文章均出自《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2003年)。这些文章对迦叶尊者的历史贡献、佛学思想、迦叶成为禅宗初祖的缘由、宾川鸡足山成为迦叶道场的原因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让人能深入了解迦叶这一历史人物。

2.大错

大错和尚虽然在鸡足山只有4年(1659年初—1662年初),但由于其极高的文学修养,他撰写的《鸡足山志》,以及序文游记13篇、诗47首、赋1篇,无疑成为鸡足山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文化瑰宝。

撰述大错和尚生平、他与鸡足山关系的文章有:杨积庆《爱国诗人钱邦芑》,镇江师专《教学与进修》,1984年第2期;朱波《大错和尚与鸡足山》,《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王路平《明季黔中逃禅出家士大夫考录》,《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5期;王兴国《大错和尚与鸡足山》,《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2003年4月;王路平《长啸出红陈谈笑超生死——钱邦芑逃禅出家考论》,《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黄万机《“大错和尚”钱邦芑》,《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1期;周丹丹《风景、记忆与身份认同——论钱邦芑隐居他山》,《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旗《鸡足山上的雪兰——追思大错和尚》,《宾川时迅》报,2013年8月。

收集大错和尚诗文最全面的是民国赵藩《大错和尚遗集》四卷,《云南丛书》集部,1955年。该书前附赵藩撰写的《大错和尚传》,卷一、卷二为“诗”、卷三、卷四为“文”,此书是目前研究大错和尚生平事迹和思想最为重要的原始材料。

3.担当

担当早年科场失意,遂不复仕进,先后师从多位名师学习书画,走上一条辉煌灿烂的艺术之路。加之明清易代之际,母亡后了无牵挂,遂出家为僧。晚年隐居宾川鸡足山和大理点苍山感通寺20余年,这一时期担当艺术修养日趋成熟,创作了质量甚高的诗文、书画、楹联,形成了日后的“诗书画三绝”。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