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玉佛寺将“人间佛教”理念落到实处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2012年12月13日,上海玉佛寺值建寺130周年之际,将隆重举行系列庆祝活动。佛教高僧、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为庆典发表了题为《将“人间佛教”精神落实到实处》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
风云际会,玉佛寺能够成为近现代以来的佛教名刹,绝非偶然。
在玉佛寺网站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玉佛禅寺是闻名海外的沪上首刹,先后有可成、震华、苇航、真禅等一代高僧主持。同时还有虚云、太虚、圆瑛、谛闲等一代名宿驻锡放光,可以说玉佛禅寺130年,是经历沧桑变革、汇聚法门龙象、不断与时俱进的130年。2000年起,玉佛禅寺因应时势,适时提出“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觉悟群生、奉献社会”的寺院发展理念,在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以管理,文化和慈善作为自我提升、服务社会的三大特色。”其中的“理念”与“特色”,应当就是这座名刹“安身立命”的基点,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致力于“人间佛教”的信仰实践之路向。
长久以来,我深深感慨,一代高僧太虚大师竟然因为震华法师英年早逝而“过分悲伤”,突然的长别人间,留给中国佛教无尽的叹息!我也无数次假设,假如震华法师天假以年,能够协助推动并逐步落实太虚大师改革佛教的善愿,尤其是切实的兴办并推广佛教教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太虚大师数十年奔走呼号、艰难前行的中国佛教革新的局面会不会由上海而全国的延展开来?那么,当今的中国佛教也许会是更令人期许的境况,“人间佛教”的信仰愿景与社会实践也许有更令人赞叹的成就。
由此,我想起了太虚大师的“菩萨学处”以及有关构想。对于太虚大师一生心行志业,印顺导师认为太虚大师一生兢兢于僧制的革新与建立,最终还是落实在倡扬菩萨行上,而且是要实现人生佛教理念的:“大师的建僧运动,看作整兴佛教,发扬佛教来救世界的中心工作。最初是着重于整理僧伽制度,晚年则代以菩萨学处。菩萨学处,通常于僧俗,但佛教的主体,还是如法清净的菩萨僧。”太虚大师认为,要真正的改进中国佛教,使之发挥出力量来,就应当建立模范佛教道场与落实佛教精神的事业机构。”
于是,太虚大师根据佛教戒律规定,建立了“结缘三皈”、“正信三皈”、“五戒信众”、“出家菩萨”等菩萨学处,对初入佛门尚未建立正信的普通人、在家修行者、出家修行者群体作了仔细的设定,引导大家最终实现菩萨行所要求的境界:“六度、四摄是一个纲领,从具体表现上来说,出家的可作文化、教育、慈善、布教等事业,在家的成为有组织的结缘三皈、正信三皈及至五戒居士在家菩萨,农、工、商、学、军、政……各部门,都是应该做的工作,领导社会作利益人群的事业;六度、四摄的精神,就在个人的行为,和为人类服务中表现出来。…… 在摄化大众的广泛事业上,在家菩萨什么工作都可以做,出家菩萨则做文化、教育、慈善。文化方面的,如图书馆、书报等,教育方面,如小、中、大各级学校,慈善方面,为医院、慈幼院、养老院等。资生方面,如工厂、农场、商店等,都可以佛教个人或团体名义去办,移转一般只谈佛教消极不办事的观念;即在个人行历中,亦处处现出信仰佛教。向来社会上作事的佛徒,大都不肯承认自己信仰佛教,所以社会人士,就说学了佛不再做人、做事。在家菩萨能够在每一事业上,都表现出佛教徒精神,社会人士自然对佛教生信仰,僧众的地位也因此提高,恭敬尚且来不及,那里还会来摧残佛教?真正的大乘佛教实行到民间去,使佛教成为国家民族、世界人类需要的精神养料,佛教当然就可以复兴。不过、这里所说的,最要紧是实行表现出来,不仅是空口说白话,或以笔墨写成的文字。”
由此,太虚大师也提出了关于菩萨学处的具体设置。
可以看出,如果按照太虚大师的设想,中国佛教真正的落实到了“人间佛教”上。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界根据不同的时代因缘而尽力的实践着这些善愿。但就大陆佛教界而言,要真正落实有关的设想,有些机缘尚未成熟,还需要继续的努力。但是,作为一个有相应经济实力与社会资源的佛教道场来讲,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与社会良俗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等诸多方面做出应有的奉献。这方面,玉佛寺数十年的风雨兼程,已经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十余年来,因为曾经参与了玉佛寺开展的有关佛教文化与教育方面的活动,体会到在当今中国复杂社会成员与多元人生价值诉求的氛围中,能够较好的推动佛教文化与教育等工作,并能够尽大限度的满足有关人群的精神与心灵需求,是一件很有价值也很不容易的事情。针对佛教教育问题,我曾经从1999年开始几次进行了面对居士群体的调查研究,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字资料,从中可以看到参与玉佛寺星期日佛教讲座与觉群佛学院学习的居士群体们的基本情况与信仰价值倾向,为寺院的“人间佛教”实践提供一些现实的借鉴。
1999年初的调查中,并对收回的224份有效的调查表作了统计。居士群体的基本情况如下:
1、性别:男-48名,占21.43%;女-176名,占78.57%。
2、年龄:60岁(含60岁)以上者占43.30%;40—60岁站244.64%;30—40岁占8.48%;18—30岁占4.46%。
3、文化:不识字;小学占8.48%;初中占38.39%;高中、中专、职高占30.80%;专科、本科占20.09%;研究生以上。
4、政治面貌:党员占6.7%;团员占2.68%;民主党派;无党派占99.02%。
5、工作:在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干部, 国营、集体企业职工, 外企、私营业者,外来、流动务工人员)占19.69%;离休;退休、 病休占71.88% ;下岗、无业占5.38%。
6、婚姻:未婚占8.48%;已婚占70.98%;离婚占2.68%;再婚占2.68%;独居(丧偶、独身主义、两地分居)占9.82%;与子女亲共同生活占4.02%。
7、家庭人口:一人占10.71%;两人占13.39%;三人占31.70%;多人占25.89%。
8、家庭关系:夫妻和睦占40.63%;一般占31.70%;不和睦占1.34%;子女孝顺占29.91%;一般占33.48%;不孝顺。
9、经济状况:困难(温饱型)、 特困(须救济)占11.16%;一般(正常的城乡生活)占60.71%;中等(高于平均水平)占19.64%;富裕、非常富裕占6.25%。
10、身体状况:健康占25.89%;一般占57.59%;有残疾、 长期有病、 多种疾病占8.48%。
11、户籍:城市-210名,占93.75% ;城镇-9名;农村-2名;暂住-3名。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徒基本情况的有关变化和特点:
其一、佛教徒性别比例说明,女性仍占大多数。年龄比例中,50岁上下的中年人明显增多,改变了以往60岁以上老人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就其职业特点看,虽然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但是在职人员也逐渐增多,而且分布在多种不同行业,社会面扩大。
其二、信徒的文化程度提高,不同于过去佛教徒中文盲半文盲是绝大多数的状况,中学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中青年信徒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他们在宗教活动中的影响逐渐加大。尽管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佛教的全貌,但是即使是在上海这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的大都市,这与过去佛教信徒中文盲率很高的实情相比,确实是一个积极的现象。文化层次的提高是上海市佛教徒素质的一个突出特点。
其三、信徒的物质生活状况普遍属于城市生活的中等水平,困难和特困生活状况的比例不多。生活状况普遍不错,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生活困难、体弱多病等原因而信仰佛教的,信仰的非理性因素减少。而这些过去往往被传统的观念认为是最易导致“宗教迷信”的社会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素质较高、社会阶层广泛、生活状况正常的城市居民成为玉佛寺乃至上海佛教的信仰主体。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佛教随着上海更加开放的步伐,信徒素质广泛提高,居士信仰群体日益年轻化、知识化,信仰活动也朝着理性化方向发展。相关寺院领导人的弘法意识不断加强,相继开办了居士佛学研修班,比较系统的传授佛学理论。
需要说明的是,该寺的居士研修班是通过严格的考试录取的,并对年龄和学历作了一定的限制。录取率一般都在3:1或4:1左右。其它寺院也基本采用同样的方法。尽管不是全面的反映,但是仍然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居士佛教群体的发展趋势。在几年前,十几年前,是不可能有如此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信仰者参与考试和竞争的。结合实际调查,当前的上海居士群体和信仰呈现出新的景象。
一、中青年人成为居士群体的主导力量。虽然离退休老人仍然占全部信徒的大多数,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积极参与,依靠他们的能力和活力,已经成为居士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相关寺院的义工队伍中,很少见到老年信徒了。
二、高学历者成为居士群体的修学榜样。高学历者的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他们凭借科学的理论思维方式理解佛学,并作为修行理念指导个人的行为,往往都能比较快的有所体会,能说会道,得到一般信徒的尊敬。他们的言行,在信仰活动中产生重要影响。居士群体中不断自发组织的修学沙龙等很活跃。
三、企业高级白领成为居士群体的重要阶层。所统计的在职人员中,绝大多数在企业从事管理、财会、销售等工作,一部分是私企老板,经济实力和社会能量成为他们“弘法”的基础,强化了他们在信仰活动中的影响。
四、新移民成为居士群体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新移民中大多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和进入上海工作的中青年人才,多数是高级白领和企业主。他们多数是基于对佛学的兴趣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动接触和信仰佛教的,因此具有能动性。他们参加佛教活动,成为休息日的几乎全部内容。同时,移民信徒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不过,近年来,中青年信仰佛教的机缘和目的是有些不同的,并且这部分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活阅历、生活处境,接触并信仰佛教的原因是不同的。突出的有:
一、想了解佛教,学习佛教知识。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居士初入佛门的基本目的。在参加寺院研修班的学生中,占三分之一多属于想学习佛教知识而后皈依佛教的。他们因此与以往的居士不同,对教学要求很高,理辩性很强,不盲从。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真实体会和信仰,信仰的变化性比较快。
二、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寻求群体归属感。移民信仰者普遍认为,身在异乡很孤独,工作之余希望生活在群体之中,精神上生活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安慰和帮助。参加信仰活动成为结交朋友的机会,而且多些信任感。当前居士群体自发的“学修沙龙”等,多数参加者是独身的移民。由于他们定期不定期的采取聚餐、游园等方式,期间可以畅所欲言,交流学习生活心得,越来越多的吸引着更多的信仰者。
三、期求佑护,寻求精神激励力量。这是最基本的信仰意识,也是宗教信仰的一般特点。社会变化不断,工作、爱情等的难以把握,给精神意志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力,促使他们都希望从佛教信仰活动中得到释放和安慰。这是很现实的。也是与过去老年信仰者气球来世报应是不同的价值倾向,而且更加具体。
信徒的信仰活动是多层面多形式的。根据大乘佛教的信仰活动特点,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纯宗教意义的信仰活动,这是教徒的本分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比如,佛教徒的礼佛诵经、持戒修行等。另一方面是社会意义的现实活动,这是教徒在信仰观念的影响下积极参与服务现实人群的行为方式。比如,佛教徒在“人间佛教”精神鼓舞下所从事的扶危济困等的菩萨行,都是普利社会的好事,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宗教意义。就调查结果来看,他们的信仰活动特别具有积极入世,展现个性,服务社会的突出品质,而且随着大都市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其影响也必将扩大。
佛教寺院开展有益的社会性教育、文化、慈善等活动,自然要坚守纯正的信仰诉求,只有这样不同于世俗,不同于世俗功利,才能更持久更有效,也就是佛教界常说的具有社会“摄受力”。玉佛寺130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样的道理:要将“人间佛教”的精神落实到实处,一座佛教寺院乃至整个佛教才能富有社会生命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