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宗教中的爱-慈悲-宽恕

2013年09月16日 16:1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作者:Michael von Brück

编者按:2013年9月11日由世界宗教博物馆、北京大学哲学系、FETZZR基金会主办的“仁爱与宽恕──儒释道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对话”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共三个主题:儒家仁恕思想的现代意义、佛教慈悲精神在当代的实践、道家慈爱思想的经典诠释与现实意义。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是期望能够重新发现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价值,进而促进全体人类生活与生命根本内涵的提升。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宗教研究所的Michael von Brück教授发表了题为《在中国宗教中的爱-慈悲-宽恕》的讲演,他认为宽恕是封存过去,是一个新的开始,能消除业力的束缚。以下为论文摘要部分:

Michael von Brück教授在讲演(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实相是一个非二元的连续时空或潜存的空间。此一潜存空间可被理解为不同于柏拉图解释的一个关系持续的可能性, 亦即是阐明既有的“观念”,但在一定意义上形成非二元的分化潜在的新秩序。这是佛家所言,实相无相。

意识状态的特征在于感觉经验导致感知事物和事件,这一开始只是一个圆的形状,直线,一些颜色或目标的声音,但立即反映到记忆中似存在的东西,因此,了解是一种与现在发生事件的与一些记忆中存在模式的比较。在此基础上一个概念被形成,这是说某种东西被我们所感知,认为是某种东西。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佛教里面没有物质相互交融,但有互相干扰的过程。然而,佛教已经被理解为不仅是作为一种主要心理意识过程的理论,也作为从苦难或挫折(苦的)解放的路径。苦难是渴望得到满足的感觉却无法得到满足的挫折感,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和现实中的永恒,因此渴望是痛苦的来源。然而,渴望,植根于重复的心理评估过程, 判断事物的好, 坏或中立的印象, 亦即是说他根植于一个反应的过程。爱情是很现实的表达。在人的心理,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渴望,体现在相互尊重的不同合作内。不是所有都是相同的,但一切都在共通的或交互的活动取决一切。此一深刻的禅宗,道教、佛教和儒家的论据,是今天我们应该称呼的爱。

慈悲是一种情感或超过意志的需求。受佛学深刻影响的哲学家叔本华就对慈悲作过一番优美的阐述。他意图将慈悲赋与形上学的基础,因为对他而言(对康德持反对立场),慈悲不是对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的需求,而是如上一节“爱”所述,为一种发自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现实(reality)的行为。慈悲乃是由爱的现实(reality)自然产生的具体行为。慈悲是形上学的实现,另一个物质不是真的物质,但与本体物质具有相同性质,两者都是同一个现实的一部分。这会被视为任何有知觉力的人的直觉实现的基础。它是感性引导人动机远远超过理性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伦理需要建立在感觉上。慈悲的感觉是普世的存在。由于一切众生是一体的,一切的苦难也是一体的。

慈悲表现在他的正义上。正义是体现在众生生活基础上的相互依存。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或文化能自给自足。正义是众生无论在私人和社交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平等机会。宽恕是常在犹太-基教被引用的词。然而,如果我们看的更深一些,我们也许能发现一个更透彻的理解概念和现实的宽恕: 宽恕是封存过去。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是消除业力的束缚。对双方——宽恕人的一方,以及被宽恕的一方。它开始新一轮的存在和生成: 结束不自由的幻觉。

[责任编辑:杨珏] 标签:宗教 对话 慈悲 佛教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