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永焕:爱国诗人陆游的 “诗歌三昧”
编者按: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在河北邢台召开,此次论坛围绕“辽金元时期的华北佛教”为中心,对中国禅宗文化进行了多维度的学术研讨。(韩国)东国大学校中文系朴永焕教授发表了《“看话禅”与南宋中兴三大家》,本文通过作者对陆游的人生脉络梳理及其文学成就分析,论述了文学成就离不开禅学,同时禅学也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而这些都得益于看话禅的影响,因为看话禅的参话头正与文学创作用功有同得之功。摘录论文部分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两宋之际的禅宗是宋代禅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曾经辉煌的云门、临济黄龙派度过了它的鼎盛期,逐渐走向衰落,杨岐派逐渐取代黄龙派而成为临济正宗,同时曹洞宗日渐兴盛,形成所谓“临天下,曹一角”的格局。杨岐派的代表人物有鼎鼎大名的圆悟克勤(1063-1135),和其弟子大慧宗杲(1089-1163)。克勤的《碧岩集》成为丛林人士的必读书。大慧宗杲极力倡导“话头禅”,他集古代禅师问答机语,间加拈提解释,撰成《正法眼藏》六卷。经过他们的奋斗,确立了杨岐派为临济宗正统的地位。与宗杲同时期,曹洞宗宏智正觉(1091-1157)倡导和完善了默照禅体系。
南宋是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活法等广泛流行的时代,并由此而产生禅僧与文人士大夫的日益亲近,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潮流。
“诗歌三昧”、“遍参禅公”与爱国诗人陆游
佛教向来以脱世离俗,与世事无缘标榜,和尚出家后出尘离俗,不仅不复关心社会,而且割断了与父母的缘分,同时不受世俗伦理道德观念的拘束。但是大慧宗杲将学佛与忠君并论,说“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他将佛禅实践与忠君爱国的儒家伦理密切配合,主要是因为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的因素。然在此具备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杨岐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杨岐方会主张“立处即真”的自悟,并云:“繁兴大用,举步全真。既立名真,非离真而立,立处皆真。者里须会,当处发生,随处解脱。”(《古尊宿》卷十九《方会》)“繁兴”指纷乱嘈杂的世俗世界,“大用”指禅者面对各种物质精神的现象,游刃有余,不受其影响扰动,就是说明“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些理论体系使大慧宗杲感悟到真如理体并不离弃现象界,在日常生活中有真如的显现,一切现成,不假他觅。参禅者应处处提撕,时时悟道。既然“立处即真”,在日常生活中有真如的显现,也不论儒家、道家、佛家,不管“菩提心”、“忠义心”,都是“一切现成”的对象,即“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宗杲在〈汤丞相请普说〉:“释迦老子说一大藏教,只是医众生心病底药方,至于九经十七史,亦只是正心术底药方,世、出世间初无二致。”大慧的主张就是“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殊途同归。”这些理论体系与云门宗“函盖乾坤(世界一切万物都是由真如,佛性派生的)”颇为类似。因此宗杲认为学佛不一定要出家,甚至在家修行,反而更为得力。他说:
士大夫学道,与我出家儿大不同。……我出家儿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内打出。在外打入者其力弱,在内打出者其力强;强者谓所乖处重,而转处有力,弱者谓所乖处轻,而转处少力。
宗杲不仅与南宋主战派成员来往密切,甚至于强烈地批判和讽刺秦桧等主和派,并被流放到衡州。同样的主战派,亦爱国诗人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0)也与宗杲禅师同门的张浚,有了密切的关系。如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以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抗金军事,陆游表示庆贺。隆兴二年,陆游四十岁,任镇江通判。那年张浚正在准备北伐,往来镇江,陆游以通家子的资格,为张浚所赏识,且与幕府中人交游甚密,因有作《水调歌头·多景楼》。但是,同年四月孝宗便将张浚召回朝中,尔后,解散江淮都督府,罢张浚右相;同年八月,张浚含恨而死。张浚旋卒,年底宋金和议告成。干道元年(1165年)夏,陆游调任隆兴通判;第二年,主和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为名将其弹劾,被免职归家。写了 一首《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词: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木虏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陆游亲眼目睹了宗杲禅师的同门主战派张浚之死,同时连自己也被支持张浚用兵为名弹劾,免职归家。虽然这两件事,对陆游自己有一定的打击。然而,在最后两句中,却流露出不但自在快乐,且有潇洒脱俗、无拘无束、随缘自适的禅家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禅宗主流之宗杲禅师等杨岐派禅宗思想的影响。也就此与宗杲感悟的真如理体并不离弃现象界的境界,即参禅者应处处提撕,时时悟道,在日常生活中有真如的显现的“立处即真”境界不谋而合。
此外,陆游与宗杲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禅宗典籍与有些的记录中,不难找到。宗杲强调说:“夫参学者,须参活句,莫参死句,活句下荐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四)陆游的老师曾几从此引进建立“参活句”诗学理论:“学诗如学禅,慎勿参死句。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陆游亦收到宗杲看话禅影响云:“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诗稿》卷三十一)又依照《临安府灵隐松源崇岳禅师》的记载:
回顾自己人生旅途,似乎一念之差走错路。然现在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并“禅公遍参宁得髓”,但是仍然是“百事无能解”,只好“清秋上钓槎”。可见,诗人追求“随缘自适”、“任运自在”的心情。陆游在禹迹寺南沈氏园,遇见他的前妻唐氏,后来唐氏又死了,他写了悼情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魂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灶香。
诗人为了消除妄念,“回向蒲龛一灶香”,是说明自己已经皈依了佛教。既然陆游“禅公遍参宁得髓”、“回向蒲龛一灶香”,那么他在诗论中追求“以禅喻诗”也是不足为怪。
加上,宗杲禅师等当时主流禅宗始终如一强调忠君爱国与主张抗金。出家人“忠君爱国”当作“佛事”,学儒与学佛亦可不二,那么爱国诗人把“写诗”当作“学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陆游提出“诗家三昧”,并投入于禅门,在创作中经常以禅入诗。如〈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云: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佛家所谓“三味”,是正心行处、心一境性,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译为“止”、“定”。也是说达到无差别相的和平自由之境界。从诗歌角度来说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这就说明人在创作时创作主体与外部世界高度融合,进入创作的自由状态。也就是陆游所谓的“诗家三味”,其实是江西人所说的诗歌“活法”。比如,陆游亦收到宗杲看话禅影响云:“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诗稿》卷三十一)今人分析陆游的“诗家三味”,说其内涵有三:其一,对于悟得活法后的创作妙处,放翁深有会心。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登堂入室,进入诗歌创作的自由殿堂,任情挥洒笔墨,如风行水上,信笔成章。诗艺上得心应手,圆融无碍,此陆游所悟“诗家三昧”内涵之一。其二,“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剪裁入诗。”(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正是悟得活法的缘故。诗材上得江山之助,向生活寻诗,此陆游所悟“诗家三昧”内涵之二。其三,佛家证得“三昧”,可得平和自由之境。诗家悟得“活法”,也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自然天成。陆游所推崇的陶渊明等诸诗人,诗风或有差异,但都不假雕饰,出自天然,正体现了诗歌的理想境界。这些境界为陆游所悟“诗家三昧”内涵之三。可见,陆游所提出的“诗家三昧”,正是在南宋诗坛上出现的诗禅会通的典型例子。
禅宗说心到达三昧的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由于陆游关注“三昧”,所以他经常提起禅宗的心:比如陆游曾经向松源禅师请教“何谓心传之学?” 禅师回答说“既然是心传的,怎么回听得到。”陆游听了这句话以后有了觉悟,献给了一首偈颂。可见陆游对松源禅师之敬仰心与对禅宗的了解。陆游既然关注“三昧”,就在他作品之中,不难发现有关追求“禅定”或“安心”之境界:
装罢桃符又剪灯,新年光景捷飞腾。老翁扫尽儿童事,却学禅床入定僧。(《初春》)
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禅室》)
满镜新霜老可惊,十年烟陇废春耕。黄丝黑黍有归梦,白发苍颜无宦情。
浮世不堪供把玩,安心随处是修行。尚嫌未到无为地,酷爱朝钟暮磬声。
(《道院遣兴》)
放翁亦复扶病起,旋筑颓墙补茆舍。便合观身作老禅,安心稳坐今年夏。
(《入夏多雨虽止复作六月甲寅始大晴》)
明时频忝武夷僊,俯仰人间只自怜。总角回思如昨日,挂冠过限已三年。
病多晴日思行药,睡少清宵学坐禅。更叹衰孱不禁酒,地黄一盏即颓然。
(《岁暮独酌感怀》)
拂剑当年气吐虹,喑呜坐觉朔庭空。早知状志成痴绝,悔不藏名万衲中。
(《观华严阁僧斋》)
早知道壮志难酬,空留长恨,不如出家为僧,留清名于万衲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觉悟人生。此外,陆游在“灯录”传承方面立了大功:
宋景德间,吴僧道原作传灯录,真宗诏翰林学士杨亿裁正而叙之。天圣中驸马都尉李遵勖为广灯录,仁宗御制叙。建中靖国元年,佛国白禅师成续灯录,徽宗作序,淳熈十年净慈晦翁明禅师作联灯会要,淡斋李泳序之。嘉泰中雷庵受禅师作普灯录,陆游叙斯五灯之所由始,与藏典,并传宋季。灵隐大川禅师济公以五灯为书,浩博学者罕能通究,乃集学徒作《五灯会元》,以惠后学,恩至渥也。
在此说明《五灯会元》的成书过程。先有《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这五部灯录之后,陆游叙述了这五部灯录之开始的理由,并他把藏典传到宋末。根据这五部灯录,宋末灵隐大川济公集学徒所作《五灯会元》。
总之,大慧宗杲强调参禅者应处处提撕,时时悟道。同时他认为世法与出世法为一,僧俗可以交参而同会一处,学儒与学佛亦可不二。所以宗杲将学佛与忠君并论,把忠孝节义当作自己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对当时爱国诗人陆游等有志之士诗人与士大夫影响很大。
如陆游有些诗歌表现出宗杲强调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真如的显现”的境界。同时陆游收到宗杲“看话禅”影响,主张“文章切忌参死句”的诗学理论。又他亲自写过《大慧禅师真赞》文,此外,为了临济宗杨岐派禅师以及天台宗、曹洞宗禅师写了赞文,从此了解他与方外之士之间的交流情况。另外,陆游追求“禅公遍参宁得髓”、“回向蒲龛一灶香”,所以在诗论中亦追求“以禅喻诗”。加上,在宗杲禅师等当时主流禅宗“忠君爱国”当作“佛事”的气氛之下,陆游把“写诗”当作“学禅”,提出“诗家三昧”,并投入于禅门,在创作中经常以禅入诗,追求“禅定”或“安心”之境界。又他在“灯录”传承方面立了大功。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