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西双版纳打造成贝叶文化大旅游区——兼论新观念旅游
2010年06月28日 16:54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适应新旅游观念的软件和硬件

依我个人的浅见,对于西双版纳,推动新观念旅游,最主要的不是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而是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这个观念转变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把景点竞争,转变为文化竞争;二是要把“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转变为“生活在别处”的新观念旅游。这个道理很简单:西双版纳的景点,天下皆知,这是优势,同时也就是劣势;但是开展新观念旅游,向旅游界推出贝叶文化大旅游区,则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把西双版纳造就成贝叶文化大旅游区,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事实上需要建设的项目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我看来,投资也不会很多。当然,如果从细处想,需做的事是不少的,但从大处说,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路”,二是“住”,三是“经”,四是“俗”。

第一,关于“路”。旅游区与非旅游区、好的旅游区与不好的旅游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路。好的旅游区的路,总是优质的。因此,首先建议把通达各乡镇村寨的公路,全部修成柏油路。其次,建议把拟开发村寨里的路也来一番改造:大路,全部改造成柏油(或水泥)路;而所有的小路则全部改造成石板路,以免晴天扬灰而雨天泥泞难行。

第二,关于“住”。村寨现在要接待游客,住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我称赞说傣族的竹楼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建筑之一,但说老实话,现在村寨里的竹楼也有它的不足,这就是相对简单,不是很适合在城市里过惯现代生活的旅客居住,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提升。照我的想法,也可以在这些寨子里要建一些小的宾馆,这些宾馆的外形、大的构造是竹楼,但内部却应按酒店的标准装修。

第三,关于“经”。不用说,贝叶经是西双版纳贝叶文化大旅游区这座大厦的支撑点,或者说是支柱,支柱立则大厦起,支柱废则大厦倾。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吉祥、和谐的西双版纳社区,都是植根于贝叶文化的丰沃的土壤之中的。贝叶经是西双版纳的一个品牌,同样也是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一个品牌,并且是她在下一轮竞争中胜出的一个关键。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倾全力整理并且策动《中国贝叶经全集》的出版,现在这部大书的一至十卷已经出版了。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宣传贝叶经,使其为全国文化界、旅游界所熟知。如果把西双版纳比做一枚银币的话,那么贝叶经与经济、旅游,就是它的两个不可缺少、又互相辉映的两个面;只有两面都光亮,才是一枚完美的银币。

第四,关于“俗”。西双版纳的风情民俗,是最吸引外地人,并且使之留连忘返的人文因素。但是现在有的民俗,正在式微,比如村寨中场坝上的交际,“串姑娘”的风俗,赞哈的演唱,民间的笙歌舞蹈,等等。建议创造条件,使之恢复,兴盛。

民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傣装。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在不仅是城镇,就是村寨里,除了老年的傣族妇女,穿傣装的人已经不多了。对于旅游来讲,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我个人是这样想的:傣装过去是那样地适应过自古以来的农耕生活,而且由于交通的不便、社会的封闭,选择的余地也很有限;但是现在,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傣装有时候是不大适应现代生活了(比如我相信穿筒裙跳迪斯科,就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选择的余地也大了,因此大家就不太愿意穿傣装了,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短衣长裙的傣装要重新获得女人的喜爱,必须要进行一次革命。满族在入主中原时,旗人妇女们带来了她们宽大的、镶得有花边的、长至脚踝的旗袍,但是在有清一代并没有为多少人接受。直到19世纪20年代,上海有人把旗袍改制为紧身、长至膝下、两侧开叉的时装,这才逐渐流行起来,风靡全国。这就说明,服装不与时俱进是不行的,傣装也是这样。我觉得,傣族如果还要保留妇女的短衣和筒裙的话,应该重金聘请国内外的专家(比如上海、法国的服装设计师)来重新设计,同时考虑到既有傣民族的风味,又有现代感,从而使之成为西双版纳妇女“爱不释身”的日常服装,甚至也为其他民族的妇女所喜欢。

民俗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泼水节。这个“桑勘比迈”,这个傣族的新年佳节,现在它的其他的仪式和内容逐步淡化,而规模越来越大、面越来越宽,可以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主要就是泼水的狂欢。这是一个多好的节日啊!成千上万的人们欢聚在一起,互相把和着笑声的吉祥之水,泼向对方;天空彩虹飞舞,地上水流成河;到处是人,到处是花,到处是水,到处是欢乐和笑声。我认为这个以泼水为主要内容的所有人的节日,应该理所当然定位为“东方的狂欢节”。世界各地有不少的狂欢节。有的狂欢节互相抛洒面粉,有的互相抛掷鸡蛋、抛掷番茄,据说满地抛掷物皆以数万吨计,要打扫好几天。意大利的斗牛节,也可称为狂欢节,但那确乎有点危险。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除了欢乐之外,别无什么危险,并且水从地下来,又回到地下去,也不会形成资源浪费,是最环保、最安全的狂欢节。

关于泼水节的起源,有不少的传说。在我看来,它起源于佛寺。人们在傣历新年的时候浴佛,同时互相洒水以祝福,后来越洒越多而变为泼;参与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一种欢乐的场景。选择哪一种传说为好,可以讨论,但我主张这个传说不要牵涉太多的、说不清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在确立“东方狂欢节”的宣传方案时,建议请专家进行综合论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胡廷武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