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台湾本土佛教的这一大变革,在时间上是发生于1915年“西来庵事件”爆发之后呢?其背后原因是,在“西来庵事件”之前,由于怕触怒台湾民众最浓厚、也最难更改的原有宗教情感,以避免不必要的反抗举动,所以在政策上往往比较缓和;但“西来庵事件”既已爆发和被镇压之后,则开始认为如果放任不管,将是后患,所以态度上变得比较积极。
加上隔年(1916年),为了庆祝总督府落成和领台二十周年,在台北市举办了台湾史上首次的博览会,当时台湾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因各自设摊演讲并互相攻击和批评,促成了台湾佛教界的大团结和大觉省,于是在演讲会之后,便进一步形成新组织和新的教育机构,跨出了改造的第一步。
然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民族自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冲击全球,台湾本土的知识分子精英也顺应潮流,纠合同志,发动舆论,奔走南北,号召群众,灌输新思潮,力争岛民的政治权益和文化的自主性。
台湾总督府的主管宗教官僚丸井圭治郎,便在此新潮流新趋势之下,串联全岛的台湾佛教精英组成“南瀛佛教会”,展开新佛教观念的讲习和体制的改造。由于初期参与讲习的学员程度参差不齐,效果不佳,几次以后,便改采“精英主义”政策。
所谓“精英主义”政策,就是要求参与讲习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有能力吸收较高水平的讲习会内涵,才不会仅停留在信仰面,而是有能力在讲习之后,将讲习内容再传播出去。这样一来,参与的学员彼此水准相近,讲习的效果显著,等于快速培养了一批新的师资,可以在短期间内即发挥倍增的影响力。
不过,佛教的义理非常繁复深奥,加上当时流行的现代思潮具有社会主义的关怀和文化的批判性,所以讲习会的“精英主义”虽然方向正确,但是真正要达到扎实及专业的水准,单靠讲习会的短期讲习是不够的。真正的精英,还是要经过正规的学校训练,特别是经过佛教中学林和佛教大学的正规教育,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