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擎一盏灯
2008年07月01日 09:32《佛藏》  【

总在同样深秋的日子,‘两岸僧伽教育交流参访’又悄悄地展开第四届的活动。今年少了禅学会议,但整个行程、座谈会预备工作,亦花去禅研所学生及文殊院居士余,近一个月的时间。常住人力、物力极有限,举办此类活动,秉持着的是单纯护持、认同院长的理念--协助大陆佛教复兴、同时也耕耘自己之福慧的心情吧?院长十多年来一直默默从事对大陆佛教关心及支援工作,不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此情有独钟的热情究竟所为为何?原来这背后是有一套理论的:‘未来的世界佛教,中国佛教一定会占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的本质非常好,佛教在中国这么大的人群蕴育之下,已和二千年的文化相融合;如果能够与中国的群众结合并加以发挥,那么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生命力是极其庞大的。以此生命力为基础向世界拓展,相信其影响力将是多元且不可思议的。’现在正是我们对大陆佛教付出最好的时机,原因是这几年大陆各方面皆有着长足进步,他们本身蕴涵的潜力非常大,再过若干年,台湾的相对优势消失了,经济的赞助或来台的参访学习,就不再具有特别的效果了。其二是目前大陆宗教政策逐渐开放,佛教可以更为自由地从事教育、弘法等工作,在这个因文革挫伤而重新再站立的时刻,这样的参访活动,可以提供他们‘好的开始’之参考。

另外,每回活动所邀请的大陆人士,都是各大学宗教系所教授、佛学院负责人、或是佛教会重要职事人员,也就是说,是对佛教具有相当影响力之人。当他们对于台湾佛教的现况,或者透过交流而有所启发;或者反而更为肯定他们原先的某些理念,只要将这些省思后的想法带回大陆去,在之后的佛法传播工作,无形中必然深植此行的收获,而能对所领导的团体,涣发出不一样的引导方向与力量。

也是‘台湾经验’

1.星星点灯

在纵横的时空座标里,我们是否清楚自己要走甚么样的路?这一两年我们曾以‘汉传佛教’为主题,探讨相关问题;后来觉得,应该改成谈‘汉地佛教’,会更为确切些。因为文化就像大江大河一样,只会不断地开展出新的航道;文化是很难‘固有’的,所以‘汉传佛教’也不会有固定模式。不过汉传佛教也不光是指其可变异的文化部份,它还有不变的、属于法理的层面。价值的多元,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固守某些价值,祖师所留下的精粹宝藏,倒仍需我们重新加以整理、阐扬,使之再度成为现时修行之指南。然鼓励汉系佛法的再兴,并非为了在不同区域的佛教间制造隔阖,或有着地土人情之固着;实是汉系佛教具有相应大乘法理、也相应中国人民根性的殊胜特质,弥足珍贵。

近百年的中国可说是在动荡、反省、改革中度过,需要器世间承载的佛教,也相应了同样的面貌。当中国人在台湾产生了台湾经验、台湾奇迹时,佛教也开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三、四十年来,佛教在台湾,跨出了古老而‘庭院深深’的门坎,融入社会群众之中:包括弘法、文化、教育(僧教育及兴办世俗大学)、慈善、医疗、保育等等利生事业,跃过传统修道观,关心的触角相当深入民间,呈显较为精致化与生活化的特色,各方面都有着极为可观之处。这样属于佛教的台湾经验,正是提供大陆佛教相关人士最佳的他山之石。在传统的中国佛教模式及现代台湾的佛教现象中,大陆佛教也会一方面致力于现代化的意义,一方面重新诠释自己的传统,从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样式。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作者: 释妙嘉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