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佛学研究与佛学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2008年06月27日 09:36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研究所  【

一、台湾的佛教研究

一九九三年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检讨当代华人之佛学研究趋势的文章[1],当时所得结论,台湾方面略如下列:

(一) 截至一九九三年之研究人员约有六十人[2]。其中,男性四十九人,女性十一人。六十人之中,有十六位是出家人。女性研究者与出家众的比例,逐渐增加。

(二) 在前述六十人之中,成名于一九七○年以前的有十八位。其余四十二人则系在一九七○年之后才崭露头角的。这四十二人都是光复后在台湾受教育的佛教学者。可见光复后台湾佛学研究风气之较前兴盛。

(三) 在研究主题方面,六十人之中,研究佛教思想的人有三十人。专攻佛教美术的有四人,其余二十余人的专长较为混杂,难以明确分类。

(四) 研究领域方面,研究汉传佛教者有二十九人,研究印度佛教者有十五人,研究藏传佛教者有七人,至于南传日本与中亚佛教,则专攻甚少。

(五) 六十人之中,专业研究有三十九人,兼业(其职业与研究佛学无关)研究者二十一人。

(六) 六十人之中,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有十二人。其中,七人在日本的大学取得,五人在美国取得,此外在台湾取得博士学位的,有二十人。

综合地看,一九九三年以前的台湾佛教界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

(一) 弘法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

大约在一九七○年以前,传教弘法与学术研究尚无明显分界,研究方法也较古老;但在一九七○年之后,受日本或美国学术界影响学术性佛教研究方法逐渐风行。对梵、巴、藏、日文的重视,也逐渐加强。可以这么说,一九七○年以前的研究,多属传统式的,较不重视原典与佛学语文,也不讲求学术论文的撰写规格;而一九七○年之后则逐渐趋向学术性的研究法,其发展方向与上述传统研究法之诸项特质逐渐背道而驰。

(二) 佛学出版品

到一九九三年为止,台湾的研究工具书及各种丛书,为数甚多。工具书方面有《佛光大辞典》、《望月佛教大辞典》、《佛教大词汇》、《梵和大辞典》、《大正藏索引》、《佛教思想大辞典》等十余种。丛书方面有大藏经十余种。新编丛书(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等)也有

十余部之多。

(三) 佛教研究者的基础训练

虽然在一九七○年以来,佛教之纯学术研究方向已逐渐在台湾确立,但是,一个佛教学者必须具备的语文基础(如梵、巴、藏、日文等)及方法学训练,仍然有待加强。个中原因是台湾的佛学研究者往往出身于中文、历史、哲学系所,而不是像日本的佛教大学那样,有机会接受专业的佛学训练。这一难关,即使是设立宗教系所也不能全然克服,因为宗教系所必须照顾到各大宗教及宗教学本身,并不能为专业的佛教研究人员提供专业训练。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作者: 蓝吉富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