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功德会慈善事业的创办,时间上与佛光山相近,但实际崛起的时间则甚晚,幷且与台湾在一九七○年代末,外交环境的丕变及经济快速起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加上当时台湾社会对东部原住民的原罪感,进而激发慈济声望的急遽膨胀,缔造台湾空前庞大的慈善事业。
因在一九七一年以前,台湾社会基本上还是相当贫穷,而慈济功德会在一九六六至六七年间即已出现,但当时即使在花东地区活动了将近十五年,它会员的成长一直非常缓慢。在此之前,一九五五至六五年间可说是基督和天主教会在台湾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教会在台湾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宗教,包括提供面粉、奶粉及医疗等极具民生价值的物品,神职人员既有学问又有拯救世人的道德使命,教势的发展可说如日中天,吸引了大批的台湾知识份子加入传播福音的行列。
然而,随着台湾于一九七一年退出联合国,继而于一九七九年与美国断交,从前在经济上和人员上积极支援在台各教会的外国机构及资源,便逐渐退出台湾,或把人力和资源移转到比台湾更需要的中国大陆,所以一度在台迅速扩张的基督教声势,便开始走下坡,但也因此促使台湾的教会走向自力更生的道路上。
四大因素辅助 慈济成长神速
当证严法师于一九七九年前后向台湾社会发出在花莲盖医院的呼吁时,正巧基督和天主教会的资源已开始萎缩,无力再在东部盖新的医院,非但如此,教会医院在此时也无法免法与其他医院相类似的陋规,其中尤以开刀之前必需先缴保证金的规定最受外界诟病。证严在目睹一位山地妇女因缴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拒收,因此血流满地的惨状,方才立下助人的心愿,从号召社会善心人士捐钱盖医院开始,一步步搭建起慈济功德会一呼万应的慈善事业。
由此可见,证严事业的快速成长,实际上是基于下列几项因素:在东台湾建医院的呼吁,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是非常具有神圣性的,因为这时的东部原住民就好比被政府遗忘掉的一群,当地的医疗资源极端缺乏,生活异常困苦,故而原住民的问题便成为当时台湾社会有良知者的原罪。这也便是后来台湾女权运动,一开始即从关怀原住民雏妓问题着手的原因。所以,要怎样关怀东部原住民,在当时是一项相当能够打动台湾社会人心的议题。
a) 盖一座不必缴保证金的医院
证严希望盖一座不需缴交保证金就能医病的医院,在别人有难之际及时伸出援手,这是一种佛教普渡精神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这段期间的佛教杂志,都一致赞同支持证严的呼吁,在社会上也获得极大的回响。
事实上,全台湾教会的牧师、神父、修女等神职人员,他们过去对台湾医疗方面的项献是任何佛教界人士或团体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可是证严发愿的时机,正值基督教声势处于退潮时期,教会的力量伸展不开来,盖一家在东部的佛教医院已经没有面临教会医院竞争的威胁;同时在台大医学院的全力支援下,为慈济医院的成功奠下了极佳的基础。
此外,到了一九八一年之后,台湾已出现了一批靠炒作土地而发财的大暴发户,这些人为求赎回良心,便把具有济贫扶弱特色的慈济医院当作一个着力点,乐于出钱、出力来帮助东部的居民,使济贫扶弱的传统民间道德力量再度抬头,盖一家医院来照顾东部的民众,此刻变成大家都乐意的事。由于这些主、客观条件的成熟,证严法师的心愿很顺利地便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