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僧伽教育交流散记
2008年03月18日 16:13佛藏  【
相关标签

住在厦门五老峰阿兰若处,朝晖夕阴,眺望彼岸,烟波浩渺,帆船点点,风起云涌,弯化莫测。此岸彼岸,仅一水之隔,却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真所谓“咫尺天涯”。怎能不让人神往,连做梦也想去看一看,一探究竟。今天能踏上台湾宝岛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坐在“两岸禅学研讨会”的主席台上,怎不让人激动?这当然要归功于惠空法师,给我这个极其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以长者温厚的风度,处处爱护、鼓励、提携后学,给青年法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与交流机会。我被他这种眼光、胸襟所深深感动,内心上有说不出的无限感激。

这次台湾之行,主要参加两个同时进行的活动,一是参加“两岸禅学研讨会”,二是参访具有代表性的佛学院、寺院、佛教大学,为期十一天,行程虽匆忙紧张,但充实新鲜,受益匪浅。

两岸禅学研讨会

十月廿四日至十月廿五日,由慈光禅学研究所、中华禅净协会联合举办的“两岸禅学研讨会”假台北师范大学教育大楼进行,旨在提倡禅学,以教入禅,以禅证教,导归解脱;并藉此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此次研讨会参加发表论文的都是两岸青年法师与相关著名学者。会上共发表论文十篇,分五场论文发表,一场专题和一场综合进行讨论,论文发表都设有发表人、讲评人和主持人、非常专业正规。参加对象多是各佛学院、佛研所、大学研究所、以及对佛教感兴趣的学者、居士,人数达四百多人参加。

研讨会上大家踊跃参与,自由发言,场面相当火热,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讨论既严肃尖锐而又轻松愉快,彼此激荡冲撞,爆发出不少智慧的火花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往往把讨论的内容推向意想不到的高潮,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惜由于时间有限,大家都意犹末尽.,在兴奋法喜中,一致产生共识,希望类似的活动,一定要继续不断地办下去,给主办单位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佛学院

除参加二天学术会议外,其余时间,会前会后,共九天,主办单位有计划地为大陆法师和学者作了周详的安排。整个活动,自始至终,由惠空法师一路陪同。所到之处,受到各寺院、佛学院、佛教大学负责人亲自热情接待,亲切地围坐在一起,进行友好座谈,互相介绍、交流。并就当前佛教的文化教育、思想义理、僧伽制度、弘法方式、慈济福利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增进彼此的互相了解与共识,气氛和谐融洽。在此对于台湾佛教各道场所给予我们大陆一行,以亲切、诚恳接待,此种于佛门同道间之尊重、供养,让我们内心深受感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台湾寺院各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有:专修净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灵岩山,雄伟壮观;文化教育,培养僧才的佛光山,恢宏宽敞;慈悲喜舍、福利社会的花莲慈济静思精舍,纯静素雅;以参禅悟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中台山,巍峨高耸。无论从宗旨、宗风、建筑、功能、方向,都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到处是琉瓦飞檐,雕梁画栋,曲槛回廊,明窗彩户,给人一种清净庄严,一尘不染的感觉,疑是「佛国净土」的再现。这些建筑似与中国传统寺院主体排列格式不同,大多是新兴寺院,既吸收传统优点又与传统不同,讲究传统与现代的融和,美观兴实用,融文化、艺术、花园于一体。多设有文化、教育、慈济、图书馆、宗史馆、文物陈列馆、佛学院、会议厅等;属多功能建筑。

男众与女众:这次参访的佛学院有圆光、福严、南普陀、佛光山丛林佛学院与慈光禅学院。佛学院有纯男众和纯女众、四众佛学院。师资有法师、居士、学者主讲,大多身兼数职,流动共享。学生普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不分出家在家,男众女众,只要条件符合,都可报考。尤其四众佛学院,这在大陆并不多见, 一般如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条件允许,才开设男众部与女众部,但仅限出家学僧,分开地点上课。台湾男女众出家比例严重失调,女众多于男众,这是一个铁定的事实。他们互相尊重包容、融和配合,共为推动佛教事业尽各自的力量。接待我们的女众法师,都给人热情大方,谈吐文雅,辩才无碍,极富上进心、奉献心、感恩心、柔软心的感觉。而大陆女众也越来越多于男众,但程度偏低,多居于庵堂小庙,活动空间狭小,环境极不利于学习与培养。这一现象应引起教界重视。

出家与在家:整个佛教界人才短缺,乃为目前大家所共识。所设佛学院,培养的僧才,远远还跟不上佛教的发展。大陆佛教正致力于这方面的培养,但限于人力、财力,还无法考虑顾及在家居士的教育,故也往往被忽视。在我多年对外弘法中,接触很多学佛青年,大多对佛法感兴趣,甚至想发心出家,但由于父母家庭等诸多因素阻挠,因缘不具足,无法立即如愿以偿,可是又想能有机会学习研究佛法,献身佛教,为佛教工作。却苦于无门可入,望教兴叹。目前佛教界人才奇缺,急需用人,理应开阔视野,放宽胸量,让有志于佛教事业的居士,有机会受系统的佛法教育。因此居士组织至关重要,正觉精舍慧天法师对此向我们郑重提出建议。在参访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教材编定、沙弥和净人教育、学生文体活动,学院体制、教学方式等。

图书馆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菩萨于五明处学,由闻思修证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出世法乃菩萨所必须修行的功课之一,台湾佛教图书馆四处林立,依空法师说:“办学二大条件,师资与图书馆”。他们为鼓励并方便僧俗大众精勤读书,不惜资金,大量购买书籍,设立图书馆,全部计算机化,由专人负责管理。把藏书分门别类,依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以便搜索查阅。一般分内部与外部,或统一不分。内部仅供佛学院、所师生使用;外部则对外开放,方便四众弟子,不分对象,甚至游客,也可在馆内阅读或借回家看,看完后只要寄回即可,非常方便。馆内藏书有的多达七万五千册之多,最小也有五千多册。除汉传藏经外,还收藏了藏传、南传大藏经,日文、英文、巴利文著作,以及许多讲经录像、VCD、电子光盘。这次参观了各佛学院图书馆,以及人乘寺地藏院、佛光山等图书馆。感到藏书丰富、设备齐全、环境幽雅、宽敞明亮。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学术水平。大陆这方面略嫌不足,只有佛学院设有图书馆,仅供学院师生使用,规模大小不一,但大多藏书少、管理不完善,残缺不全,无法对外开放,方便学佛青年。一般寺院虽有藏经阁,保藏历代遗书,但只能作为文物保存,束之高阁,让它蒙尘。书籍乃是弘法方式不可缺少的一种最佳途泾,多少学佛青年,由于缺乏可供提高学习的数据,不得其门而入,断送了多少佛种。希望有识之士,为弘法利生计,尽最大可能,多为后学创造一切有利的学习环境,将佛法普及于社会。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传明法师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