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自在
2008年03月17日 09:44佛藏  【

大家对人际关系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要有佛法生命价值的角度与尺寸。佛法有出世法、有世间法,这是对佛法最简单的分判。世间法是出世法的基础,所以人天道是出离道的基石。人天是作为解脱的因,若没办法做人天,就没资格修出离行或菩提行。今天我要说一些世间做人的道理。

中国古来有所谓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以同学道友之间的相处来说,孔子说:“君子群而党,小人党而不群。”所谓群,是指合群,就是说君子做人处世的原则是以群体、大众的和谐、利益为考虑;而小人则相反,以自已一小部分或一伙人的利益为前题,不同于君子对周围每个人都平等看待。佛法本来就讲平等心、无量心、无相心、无量心。无相心其实已经超乎群的概念,我们不一定做得到,但我们至少要学习孔老夫子的“群而不党”,即对任何人都能平等对待。

其次,我要谈师徒之间的关系。古人做师长的,多半在道德上要求,而且师徒关系非常亲密,有其名也有其实。现代因为学堂、学制的教育,一个老师教授数百上千的学生,师徒之间授受、教诲的实质力量比以前淡薄,无法自然生起尊师重道或对弟子教不厌、诲不倦的心。而且以前的师长多半在道德上要求自已,在僧团里更是如此,一个五、六十岁,出家二、三十年的老和尚,透过佛法严格的要求,清规戒律的磨炼,真正有做为人天师范的风骨。可是现代出家人也一样受到眼前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我常常听到很多师长抱怨:弟子没有尊师重道的心;佛学院教出来的学生,不懂得恭敬师长、孝敬师长。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完全怪弟子,师长也有一部分责任,也可以说是整个众生的共业所造成的。大家既然了解,就不要跟着共业走。我希望大家要有这样的共识:今天各位是别人的学生、弟子,十年、二十年以后,你也会做别人的老师、师长。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只有身处那种地位,你才能感受、体会父母、师长的心情与感觉。因此大家在同学道友、师徒之间,要去体悟怎么恰如其份地掌握人际关系。

我还要提出一个观念,就是不要用旁人的价值观来冲量自已的行为。“很多人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的”── 这是心态不健康、心性怯弱很可怜的人。你为什么要看别人的眼光而活呢?人家看你好,你就好?人家看你不好,你就不好?不需要!那我们要以什么标准作为待人处世的准绳呢?要以佛法的尺寸。今天别人乃至很多人说好,但佛法说不好,我就说不好,我就不去做。因为佛法所说的好,是从佛法立场来看,凡有价值、有意义的就是好,我就去做。我的好是根据佛法的价值判断的,我不会跟着你们的眼光,你们的嘴巴走;反过来,我要你们跟着我的思想走、跟着我的嘴巴走。为什么?我不是胡乱说的,我是根据佛法的尺寸,我可以在经典上、理论上、佛教历史发展过程中,举很多资料来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见解是正确的,我不在乎你们的观点。这种心情,是很强的信心,也需要很大的智慧,绝对不是妄自尊大,必要你有很清楚的思想,有很敏锐的思考能力,在佛法和世间法当中有一个拿捏得非常清楚的尺寸,你才会很自在地活在人群当中,而不会注意别人是不是又在讲你了?或者我这样做,别人会觉得怎样?我们不会!别人的看法,我们只拿来参考,不要因为别人对我们不了解而对我们为什么造成误会、冲突,那就不好了,我们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我们做得对!这样的心情,必须建立在我们对佛法的知见上,再辅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慢慢你就会有自已的一套思考方式及待人处世的价值观。

总之,大家要怎样处理事情?就是要了解正确的佛法,而不是相似的佛法;要了解了义的佛法,而不是世俗的佛法。我们不是要跟别人不一样,绝不是!我们应该要跟别人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要随顺众生,可是随顺众生,却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否则成了为别人而活,老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显现你的心情是怯弱的,而不是健康、清净的。我们应该完全以佛法做为我们行事判断的标准,凡事以佛法为依皈,别人的话可为参考,若符合佛法,我就欣然接受;不是,我就不理他。这样才会活得自在。

作者: 惠空法师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