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2008年01月21日 10:15香港佛教  【
相关标签

禅在哪里,禅就在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中,大自然中物物是禅,处处是禅,禅就在您身边,就在您心中,参禅打坐可以求禅,宁静淡泊的生活中同样也充满禅机禅趣。

禅如同山中的清泉,它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彻悟、睿智的禅师用最朴素、最具哲理的的思想和语言点化了世人,让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发现生命的意义,使氤氲心灵豁然开朗。

禅的来源及慧能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尊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手拿一只金色波罗花佛祖当即「拈花示众」,听众默然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禅」诞生了!于是佛祖当即宣布,这个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付与迦叶。「拈花微笑」被禅宗奉为「以心传心法门」,运用机锋方法的根据迦叶也被后期禅宗尊为「始祖」。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长流,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这就是西天第二代祖师。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达摩大师又航海东来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菩提达摩到蒿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以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祖师禅,接引有缘众生。后来达摩以「衣法」付与慧可,以为传法之信,所谓「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据说达摩传法之时曾说道:「吾灭后二百年后,衣钵止而不传法亦大盛」。并留一偈:「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是预言了禅宗将在中国兴盛发展的前景,经过五代相传,到了六祖慧能,慧能俗姓卢,唐朝贞观十三年二月初八诞生,慧能是个目不识丁的粗汉,以卖柴为生,但悟性很高。一天偶闻他人念《金刚经》得启悟,既而到黄梅山拜禅门五祖弘忍为师,起初慧能被按排在米房做舂米粗工,可是他时时刻刻都在回光返照,静虑修禅,内绝忘念,外息诸缘,用功修行。五祖弘忍为传付法印,要全寺大众每人都做一首偈子,神秀上座是弘忍的大弟子,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读后,认为尚未见性,但照此修行也能证得圣果,慧能请人代书于廊壁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寺里僧人看到此偈,非常谅讶,五祖也被惊动,读了慧能的偈,认为「法脉」在此。神秀的偈阐明佛法的道理,祇是渐此法门,还是着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而慧能的偈无修无证,远离尘垢,绝相超宗,由此深得五祖弘忍大为赏识,一天五祖暗示慧能至三更相见,半夜慧能拜见五祖,弘忍为慧能开示说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又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慧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当夜五祖亲送六祖过江,在两人争执划桨时,慧能对五祖说道:「迷时靠师度,悟时要自度。」弘忍听了大为赞赏说道:「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了!」

禅宗发展到六祖慧能时期已演化成「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最主要的一个宗派。慧能强调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性(自心之中),外部客观世界是由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内外明彻,就会顿现真如本性,自成佛道。慧能又曰:「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区别在于一念之间,一剎那间」。这就是慧能的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学说。禅宗讲的「顿悟」它所触及的正是时间的短暂,瞬刻与世界、宇宙、人生的永恒之间的关系,是直觉感受和体验领悟性的。慧能以后的禅学把佛教信仰从遥远的彼岸世界移植到每个人的内心,把依靠佛教的经论和戒律改为祇相信自己的主观信仰和觉悟,使佛教思想更人性化,把佛教由出世思想发展为入世的方向。禅宗由中唐至宋明,僧徒关系家族化,师徒相传有如父子继承,其教义不断世俗化。宗教生活看成是日用常行,强调平常心是道,禅即生活,这就是慧能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慧能以后的禅学使佛教从否定人世间的一切,反过来又肯定了人世间的一切。这从佛教本身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慧能创立的南宗禅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其禅学思想中的世俗化和人格化,是深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是独创性的「中国化宗派」,典型中国化的慧能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影响最深的宗派,从唐末到宋明,一些理学家都出入佛道,主要是禅宗,他们吸取了禅宗思想中的思辩命题,使儒学理学化,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在哲学史上的发展。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陆巧玲   编辑: Zoe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