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心中总是存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综观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顺利时入世,不得意时出世的多如牛毛。那么,对修身养性而言,出世好还是入世好?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曹立君
我们出世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即逃避烦恼。除了俗世的烦恼外,还包括修行的烦恼。“我在家修行,进步太慢,如果出家,没有这么多累赘,又有充分的时间,进步是不是要快一些?”道心越强烈的人,出世的欲望也越炽烈。时不时可听到有人抛妻弃子,当和尚,做道士。即使大庙(观)不收,小庙(观)不留,仍然想尽办法,执意出家。
对于这个问题,贾题韬在《坛经讲座》中说:“……所以出家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当然是特殊的。专业的方式也是殊胜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这里,贾老认为出家修行比在家好。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修行其实就是修心。抛下妻儿子女出家,其实也是抛下一大堆问题,心是不会安的,因此也给自己增添新的烦恼,对修行是有拖累的。诸多人出家三、五天,有新鲜感,还能过;日子一久,便想老婆、想酒肉、想热闹了,又还俗。即便强撑下去,又有什么用呢?虽有环境的清净,但心里闹喳喳,苦撑苦熬反易得心病。梁武帝笃信佛法,为佛教的兴旺做了大量好事,自己也多次出家为僧,每每又由臣僚请回。其心不谓不诚,但最后家破国亡。其实他并不是真懂佛法,信佛也只是迷信。身边的事都没处理好嘛。《坛经》说:“若欲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强行出家修行,其实是一切意义上的“求兔角”。许多欲望在家修行可因势利导,出世则只能压抑,对身心不利;对修行徒增障碍。修行就是不要多事嘛。“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真正的修道,世间的俗事是必须的;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做俗事正是修道!因此,我放弃了出家的念头。
当然,对于少部分人,由于因缘的不同,更适合于出家修行,这也是必然的。对于绝大数人来说,则相反。
不管出世还是入世,变的是环境,其实心没有变。“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有了正见,不需要你当和尚、道士,当下就出世;见地不正,不论你躲到哪里去修,都是在世间!
【法讯】:保定观音寺将举办佛祖舍利瞻仰朝拜、清明节追思超度法会
作者:何友祥 编辑: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