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佛教顺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及人的不同根性,宣传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言说真理的两个层面--俗谛和真谛。本文作者陈红兵认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应该是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以缘起论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为基本内容的。需要在这一理论体系基础上,不断挖掘佛教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以使其能够在响应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拓展。
一、佛教生态观研究及其理论建构的意义
佛教生态观研究是在西方兴起的生态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兴起,从社会文化根源来说,是社会各界对工业文明高度发展而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关注; 从科学认识来源来说,则是当代生态科学以及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发展为生态文化思潮重新认识世界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视角。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主要理论形态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的大地伦理学、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动物解放理论和阿伦o奈斯(Arne Naess) 创建的深层生态学。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反思,对世界存在方式、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其他生命价值、社会实践的准则的重新思考是生态文化理论关注的主题。概而言之,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生态整体观:倾向于将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整体,人是生态系统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内在价值论:肯定自然以及其他生命具有独立于人的内在价值。
3、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批判反思。
4、改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西方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生态文化思潮,从多种文化资源(包括佛教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研究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一,这是深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有逐渐走向深入、走向独立发展的趋势。要深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就应该注重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进行具体研究,才能丰富和深化生态文化理论的内涵。所以,研究中国传统生态观( 包括中国佛教生态观),把握中国传统生态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深化当前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其二,这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理论体系的要求。当代生态文化理论最初是从西方传入的,目前国内盛行的生态文化观念也主要是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包括对传统生态观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西方生态文化观念的主题和视角。而深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必须树立我们自身应有的主体立场,建构有自身主体精神的生态文化理论体系。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中。由于中国传统生态观注重人的心灵建设,注重改变人的内在价值观念的特性,对于西方生态文化理论具有互补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生态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儒家的生态观研究比较重视,但对于佛教生态观研究却较为薄弱,远不如港台地区学者研究深入细致,这也要求我们去深入具体地研究佛教生态观的特定内涵,建构起佛教生态观的理论体系。
其三,研究佛教生态观理论建构也具有现实意义。将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纳入到现实的生存环境中,发挥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维度,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佛教局限于自身精神解脱追求的偏向,拓展佛教理论自身的理论视域,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注重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改变佛教文化观念,有助于发挥佛教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将生态观念转化为广大信众、民众的自觉观念和行为。
以下笔者对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问题做一些探讨。
二、佛教生态观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石
(一) 佛教生态观建构的基本原则佛教本身并不是生态观。
我们探讨佛教生态观,一是从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出发对佛教相关思想的挖掘、阐释;二要从佛教自身精神立场出发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响应,是佛教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进一步拓展。
所谓“互质”,即强调的是两者的本质区别:佛教是一种关注人生,追求精神解脱和人生智慧的宗教;生态文化观念则是一种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寻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文化观念,两者无论从出发点、理想追求,还是从思想观念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所谓“互证”,即是指佛教思想与生态文化观念之间存在的相互印证的方面。所谓“互补”,则是从生态文化理论的进一步建构来看,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补充。比如佛教注重人内在精神、心灵的净化和超越,为今天人们寻求合乎生态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向内追求的路向;而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则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和质量,能够为佛教生态观的建构提供现实的、人间的维度。
佛教与生态文化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建构佛教生态观不能简单地从佛教传统观念本身阐释其中包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而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的合理因素,进行积极的创造。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它要求佛教充分发展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维度,转变自身偏重个人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偏向,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同时,佛教生态观的建构也不能单纯模仿西方生态观念,人云亦云,而应从自身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准则出发,开出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为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和现实的环保实践做出自身的贡献。
此外,佛教生态观的建构还必须秉承人间佛教的人间情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淡化精神解脱的虚玄倾向,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人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加强佛教人生关怀的现实维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的优化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二) 佛教生态观建构的理论基石
缘起论是佛教思想的基石。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同样必须建立在缘起论的基础之上。笔者同意杨惠南教授将人间佛教的深层生态学建立在缘起性空理论基础上的主张。但笔者认为,佛教缘起论本身存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虽然般若中观学的缘起性空理论很好地阐发了原始佛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根本精神,理应作为佛教生态观理论建构的核心理论,但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缘起论、真常唯心论的真如缘起论同样是佛教理论适应不同时代社会条件的进一步发展,从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来说,同样具有自身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
佛教缘起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可以帮助我们从多方面阐发佛教生态观的内容。彭家源硕士论文《从生态环保看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2002) 曾从“缘起性的平等性”、“缘起性的相关性”与“缘起性空的无我论与利他的思想”几个方面申发深层生态学的“以生物为中心的平等性”、“自我实现”与“生态环保利他的作为”的生态观念,即说明了这一点。佛教生态观中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等均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
(三)佛教生态观建构的两个层面
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在自身生态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也开始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之外,关注生态观的精神层面,如奈斯的“生态大我”观念。这表明佛教生态观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层面,相当于佛教所称的“俗谛”;一是内在的精神层面,包括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以及精神家园的寻求等,相当于佛教所说的“真谛”。
就佛教生态观的建构来说,它要求我们两者兼顾,不可以为了追求内在的精神解脱和心灵超越而放弃自身的现实社会责任;也不可以局限于社会物质生活层面而忽视精神的升华和心灵的安顿。就生态观的现实层面来说,它要求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现实生存状态,谋求现实生存质量的提高,寻求现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生态观的精神层面来说,它要求人们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利用佛教资源,克服心灵异化,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回归人的精神家园。应该说,佛教生态观的两个层面贯穿于生态文化理论的方方面面,但在当前,我们更需要关注佛教生态观的现实层面,需要花费更多心力去探讨佛教思想与环境问题的现实关联及其解决的方向与途径。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作者:陈红兵 编辑: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