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航集团大厦,走进大堂正中央就可以看见一尊很大的木雕佛像,传言海航所有工作人员的胸牌都是专门找名刹高僧开过光的。而海航董事长陈峰也喜欢阅读佛家经典,他办企业的宗旨“精进人生,造福众生”就是从佛典中演绎而来。佛法教义推崇“慈”和“悲”,主张“自利、利他”。他每天用蝇头小楷书写心得体会,起名《参禅随笔》。陈峰自己说过,每到夜深人静,便参禅入定,遁入空灵。他说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不过白天他也喜欢盘腿打坐,有海航人士透露,甚至在飞机上也不例外。而日常,陈峰也经常会找同事们与自己一块打坐。
凤凰卫视董事长刘长乐也是个著名的佛商,路过有佛寺的地方他都要礼拜,功德箱前总要捐些钱。他曾投资创立了一个佛教文化数据库,用电脑把所有佛教文化的信息储存起来。此举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赞誉。
在青岛双星总部,意想不到的是迎面矗立着一尊大弥勒佛像。面对各界非议,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是这样解释的: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能为双星所吸纳。双星的员工大多来自于落后地区,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到工厂就是打工赚钱,还不太容易接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类的教育。所以汪海就提出“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一下子把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心愿统一起来了,双星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以上。他还说:“佛教里蕴藏着优秀的思想文化,如它提倡的道德、觉悟、敬业等精神就很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佛教宣扬的‘普度众生’与我们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有共通之处。
商人信佛学佛,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为数不少的企业家有着宗教信仰或者对宗教文化感兴趣,他们或虔诚信仰,或以之修身,或用之企业经营,且大多成绩斐然。
在商业经营和佛教理念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一种需求和关联?
信佛的缘由
香港佛教联合会常务董事杨钊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作为上市公司旭日集团的董事长,他在驰骋于商界的同时,大力支持许多佛教活动。对于办企业,他显得轻描淡写,未有多提,却很乐意与记者分享自己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以及多年来平和与富足的精神收获。因为年轻时的勤奋努力与经营牛仔裤生意有道,杨钊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赢得“裤王”美誉。那时才二十多岁,事业有成,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对人生旅途的迷惘感即随之而来。杨钊坦言,若以金钱衡量物质生活,那时所拥有的财富够一家人受用一世。但是,人来到世上是否只为有三餐一宿的温饱生活?若是继续赚更多的财富,求取更大的名和利,真正能用到自己的身上的又有多少?辛苦工作,劳心劳力又劳神的目的是什么?在他事业开始有成就的时候,他就不断地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且试图从身边的亲友中寻求答案,有人建议他尝试从宗教信仰中去追寻答案。
“我用了数年时间去了解各主要宗教的教义精神”,有一次,虔诚信佛的叔父给了他两本阐论佛教教义的专著——《佛教真面目》及《佛教要论》,在用心阅读后,他从中领悟到佛家度一切众生,帮助众生去除烦恼的慈悲心。“继续赚取更多的财富或许对自己并不需要,但还有许多人有需要,我可以更好地利用金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年轻的杨钊从佛家教义中悟出助人为善,感受到佛陀发愿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既然我有助人的微力,何不以己之力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