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光明的未来挺起不屈的脊梁 向前!
2008年05月26日 08:27人民日报  【
相关标签

余震尚在持续,大地仍在痉挛。5月2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再赴灾区。

在满目疮痍的绵阳大地上,人们记住了共和国总理的凝重神情,记住他挥别县城废墟的悲壮瞬间,更记住了在异地复课的北川中学师生面前,总理“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的铿锵话语。

是什么让我们昂起倔犟的头颅?

10多天来,我们的民族在大苦大悲中历经剧痛,亦在大灾大难中浴火重生。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当我们看到总书记亲吻受伤的孩子,余震中依然指挥镇定;当我们看到总理泪水纵横,抚摸失去父母的孩子;当我们看到十万子弟兵不避风险,雷霆出击抢救生命;当我们看到举国哀悼,国旗为普通民众而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每个人的生命尊严都将被尊重,每个人生命的价值都将被彰显。

美国《洛杉矶时报》惊叹:“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灵活和开放”。毫无疑问,面对灾难,政府尊重生命的承诺,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不仅会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入人心,也会升华为一种文明因子、激发为一种制度动力,成为亿万人民重新振作的信心,昂然前行的底气。

是什么让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

地震无情,瞬息间让人类的造化灰飞烟灭,但自然的浩劫让我们重新发现人的本身。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世界震惊的不仅是灾难,更是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的坚韧与顽强。那个在废墟下打着手电筒坚持看书的小姑娘,那个将6天乞讨所得捐给灾区的六旬老人,那些在中超赛上含泪打起“有爱就有希望”条幅的球迷,那些成千上万涌入地震灾区的志愿者……灾难面前,不同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诚如境外媒体所言“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象征。

这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所在,是我们迎难而上的力量所在。感天动地的瞬间作证,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中国抗击灾难的物质基础,也深刻重塑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西班牙《世界报》以“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题如此评价——

“在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看到过像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精神。毋庸置疑,这个民族表现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坚不可摧。”

“对于未来,我并没有灰心。有这样多的人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对未来有信心。”在痛苦回首“5·12”黑暗瞬间后,北川中学初三学生母志豪这样在日记中写道。

是的,我们要对未来有信心。任何一次重大的灾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生者的勇气将人类无数的死难,砌入了文明演进的长河之中。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历经磨难的中国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向前,向前!

作者: 何振华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