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由于塔的功能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所以又称“佛塔”、“宝塔”。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材质不断丰富,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都可以领略塔的文化魅力。
北京妙应寺塔(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曹立君)
妙应寺塔 北京之最
北京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塔高50.9米,是当时大都城内罕见的体型高大的单体建筑。这座用以“坐镇都邑”的硕大白塔,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集皇权与神权的象征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元世祖忽必烈“以佛治心”的政策。
妙应寺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後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白塔的造型稳重大方,犹如一尊端坐的大佛。它高耸于一片低矮的民居之中,显示出一种凛然自尊的威严。白塔作为佛的象征而接受着众生百姓的膜拜。塔基为高九米的方形折角须弥座,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化而来;塔身丰肩收腰,酷似佛的身影;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又象是佛像盘屈的下身;塔刹上端的华盖及塔顶为佛面的象征;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塔的设计原则是模仿了佛像的造型比例,从而使白塔巨大的身躯中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宗教内涵。
北海白塔(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曹立君)
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的高度为35.9米。白塔全部为砖、木、石结构。为防塔内木架潮湿糟朽,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白塔的结构可以分为塔基、塔座、须弥座、宝顶、塔身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设计都有讲究。白塔的塔基是由砖石垒砌而成,四周环绕着汉白玉石栏,建筑面积为11650平方米。塔座也为砖石结构,成正方形磋角须弥座,面积为588平方米。须弥座上有三层圆台,之上的塔身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塔肚,成覆钵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为“相轮”,也称为“十三天”。“十三天”的下部为正方形磋角底座,座上有青白石束腰,束腰上雕有莲花图案。“相轮”的里面有一根柏木刹杆,高约30米。
1
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