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佛教的造像(一)
2010年08月09日 09:05《法音》1994年第05期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造像与造像量度

(一)造像分类:

1、按美术技法分类:

(1)雕塑:石雕、木雕、玉雕、牙雕、泥塑、铸铜、砸铜、酥油雕塑(即“酥油花”)等。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牙雕根付小僧(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2)绘画:中国画,连卷的水陆画、唐卡(卷轴等)。

(3)壁画。

(4)版画(主要是木版画)。

(5)工艺美术作品:堆绣、刺绣、陶瓷等。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堆绣罗汉(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2、按法界人天六道分类:

(1)佛(2)菩萨(3)声闻(阿罗汉)、缘觉(4)护法(5)佛母、天女(6)人(7)阿修罗(8)地狱、饿鬼(畜牲未计)

3、按用途分类:

为佛菩萨造像,从用途上分,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艺术作品,创造者不必是佛教信徒,也不是必须了解佛教,只要有一定的知识与技巧,随意拈来即可。这种艺术品(包括民间美术品),不是寺庙中供奉的佛像,而是作为艺术品,仅供人欣赏的,故抽象的有之,现代派的有之,意象的有之,具像的也有,不受造像量度的约束。另一种佛像,则是专供寺庙及信士的佛堂供奉的佛像,必须“如法”,法相庄严,使众生见到以后生恭敬心,生欢喜心。对这种供奉的佛像,不能妄造,必须依照佛教经典中所规定的量度、尺寸而造之。

(二)目前寺庙造像的现状:从8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寺庙陆续修复,新造的佛像,多由两种渠道提供:

1、民间艺人:如石雕、木雕、陶瓷中的一部分,多出于民间,他们和专业队伍也有较多的接触,但比较起来,他们较少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尤其较少接触西洋雕塑,他们的技术纯熟程度不一,有的是祖传、家传;有的则仅仅是美术爱好者或为了谋生,因此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造像多依传统工艺,造型互相借鉴。比如出现了一些瓷观音像,手中持一个宝珠,石雕工人不解其意,以讹传讹,也雕出手持宝珠的观世音,并索取高资,不但不如法,也辜负了四众辛辛苦苦供养的血汗钱。当然,在民间艺人中,也有较多技术精湛的,他们在佛教造像中竟能胜过美术院校一筹,其原因,是他们从民间传承中,继承了古代造像的尺度、方法与技巧。曾有一位某美院的教授,为一个寺庙搞了三尊泥塑:文殊、普贤与观音。由于他追求艺术创造中的“个性”、追求“媚态”,故把每尊都塑得娟娟秀秀。像塑成后,四众膜拜的同时,总感到“不像”菩萨,而像下凡的仙女,于是终被请走,又换上民间艺人木雕的三尊法相。

2、美术院校师生:很多寺庙的兴建,为了庄严道场,都不惜重金聘请高等美术院校的专家、学者、教授参加造像。他们有高超的技巧,对人体解剖了如指掌,可以把人体刻划得维妙维肖,可以像罗丹与米开朗基罗一样,把骨骼、肌肉乃至皮下的血管按照极准确的解剖部位塑造出来,对于他们的技术无可非议,同时,他们对全国的石窟也极熟悉,各历史时期的造像资料齐全。但是,正由于他们总感到过去的佛像“不合比例”、“解剖不对”、“造型不准”,所以总想用自己的高超技法去改造古老的传统造型,他们由于较侧重于西洋的造型方法,所以对于佛教特殊的造型规律了解得不够全面,结果往往出世的菩萨变成了入世的仙女。(未完待续)

相关连接:

漫谈佛教的造像(二)

漫谈佛教建筑:寺院及塔的风格流变

漫谈中国佛教造像的审美
 

【头条】:2010河北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柏林禅寺隆重举行(图)

【观点】:高初建:“申遗搭台,经济唱戏”内涵太单薄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父亲——累世佛子 今证圣果 善恶必感因果

【影音】:学诚法师:苦乐人生第八讲

【图片】:学修并重:平兴寺的普隐学堂

【朝圣】:黄袍佛国之曼谷三寺游

【众生】:雪漠:擦去蒙在佛教文化上的灰尘

【一日禅】:做好自己 发挥所长 不要模仿别人

【素食】:夏季排毒多喝四款蔬菜汁 适合喝蔬菜汁的3个时间

【禅茶一味】:煮一碗茶汤 参生活禅

【心灵物语】:老父亲留下的绳索

【慈善】:南普陀慈善会为小学捐赠电脑30套

【佛艺】:漫谈佛教的造像(一)

【佛教常识】: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法讯】:兰州报恩寺隆重举行水陆法会之施放五大士圆满瑜伽焰口

【书店】:人体纬络首次大发现

【读书连载】:解忧:如何与不对胃口的人共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惕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