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院寺文殊殿及殿前保存至今的辽代大钟(图片来源:慧海资源库 摄影:黄河)
李彦超就是长期在这里征战的后唐大将,他本姓“符”,父亲符存审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的养子,破后梁,击辽兵,大小百余战,屡立大功,是后唐的开国功臣之一,因此被赐皇姓。符存审开创的绵延100多年的符世家族先后出了三后两王众将军,人才济济,声名显赫,影响了五代宋初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
李彦超是李存审的长子,曾任汾州刺史、晋州留后、北京留守、太原尹、安远军节度使等要职,公元934年被自己属下王希全等谋害。在去世前,李彦超已感到社会动荡,世态炎凉,自己守卫边疆,杀戮甚重,苦不堪言,心中颇为不安。他把自己的不安告诉了儿子李存菀。为了消除父亲生前的苦厄,李存菀决定为父亲修一座庙宇,依靠佛法来“福佑慈父”。经过挑选,他最终看中了飞狐县的阁院寺。这座寺院位于县城西北角,坐北朝南,据当地人说“东汉创建,唐重修”,由于靠近五台山地区,这里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自中、晚唐以来香火日盛,许多达官贵族甚至辽代皇室都到这里朝拜,种植松柏、铸造功德大钟,还留下不少陀罗尼经幢。
阁院寺文殊殿壁画(图片来源:慧海资源库 摄影:黄河)
李存菀是一个孝子,他要建一座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殿堂供奉文殊菩萨,还要竖立一通精美的汉白玉陀罗尼经幢,当然也只有他们家这样的豪门显贵才有实力做到。他倾尽家财,从辽应历十六年(公元966年)开始修建文殊殿。整座建筑为单檐歇山顶,进深、面宽各三间,外檐出两跳、斗拱五铺作,精致规整,充满美感,其建筑格式与宋初建筑规范《营造法式》颇为相近。为增加殿前部空间,还采用了减柱造。结构处理严谨,自然和谐,每一构件相互咬合,不留一丝缝隙,支撑力完全合乎力学原理。菱花、球纹格心窗户同样构思精巧、极为罕见。殿内东西北墙壁满绘壁画,并沥粉贴金,画法精心,线条流畅,保留了浓郁的唐代遗风,同样具有辽代宫廷画风。文殊殿后檐和斗拱上还有团花行龙、旋子彩绘,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聘请了御用的设计师和工匠,文殊殿设计精巧、用材讲究,出檐深远,气势恢弘,明显具有辽代官式风格。至今仍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土木建筑之一。
编辑:赵华
|